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1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98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180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有机改性承德沸石处理含铬(Ⅵ)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表面活性剂HDTMA对河北承德沸石改性,应用静态吸附实验对改性沸石吸附铬(Ⅵ)的效果进行研究,发现经HDTMA改性的吸附方式主要是静电吸附,其最佳改性质量浓度为0.5%,去除率提高30%以上;吸附过程最佳pH值为2左右,在0~200 mg/L浓度范围内,Freundlich等温线具有较高的符合性.同时通过对经质量浓度为7%NaCl与0.5%HDTMA复合改性沸石除铬(Ⅵ)的效率对比发现,沸石孔径孔容等物理特性对去除效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2.
一体化活性污泥工艺运行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一体化活性污泥法的传统运行模式做了改进.在此基础上,考察了阶段运行时间的设置、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浓度和泥龄等重要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系统控制在适宜的条件下,出水COD和NH3-N均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出了后续研究中改善除磷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反硝化除磷双污泥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单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研究了不同碳氮(C/N)比对系统运行效果及系统菌群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艺对低C/N城市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N在4.5~7.7范围内,提高C/N比有利于提高系统脱氮除磷效果,对COD与氨氮去除效果无显著影响.C/N比为5.5,系统表现出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COD、氨氮、硝酸盐氮与总磷浓度分别为36 mg/L、0.215 mg/L、8.61 mg/L、0.40 mg/L.适当提高进水C/N比有利于提高系统反硝化除磷能力,但进一步提高C/N比主要是提高系统的脱氮能力,对除磷能力不再有显著改善.另外,随着C/N的增加,污泥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增加,聚磷菌比例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994.
为了研究反硝化除磷过程中的脱氮除磷特性,采用厌氧/缺氧和硝化序批式MBBR系统(A2N-SBMBBR系统),在COD/TN平均值为2.98,单个运行周期为12 h的实验条件下,分析了单个代表性周期内反硝化除磷过程中三氮、TP和有机物的降解规律,并研究了A2N-SBMBBR系统单个代表性周期中DO、ORP和p H沿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A2N-SBMBBR系统中实现了反硝化除磷现象,脱氮、除磷效率分别达到77.86%和76.14%;COD主要在厌氧和硝化阶段去除,TN主要在硝化和缺氧阶段去除,在硝化序批式MBBR中出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在系统运行的缺氧阶段中,有一部分反硝化聚磷菌可以利用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吸磷反应;厌氧、缺氧阶段DO控制在0.2 mg·L-1以下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纳米TiO2粉体对低浓度含磷水体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共存离子等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2粉体在pH值为3~9范围内的溶液中都能有效去除磷酸盐,去除率均在95%以上。纳米TiO2粉体对磷酸根的选择吸附性强,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反应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存在多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996.
针对某污水处理厂T形氧化沟工艺在改造中所面临的总氮、总磷的去除率低等问题,进行了工艺改良,对其运行情况和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指出通过优化工艺可强化脱氮除磷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997.
新型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脱氮除磷联合工艺,往往因为除磷、脱氮两方面固有的矛盾性使处理出水的氮、磷含量不能同时达标.反硝化除磷新理论的提出,及以此为理论指导的连续流H ITNP双污泥工艺的设计开发为有效解决这一矛盾问题提供了新对策.利用人工合成污水,对新开发的H ITNP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进行了研究.发现C/TN、C/TP、MLSS、SRT、DO和pH值等运行参数对工艺处理效果有较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运行参数,该工艺对NH3—N、TN、TP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6%,84%,90%和93%.  相似文献   
998.
藻类在不同磷浓度下除磷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型月芽藻、普通小球藻、斜生栅藻在高磷浓度下的去除磷的能力小于其在较低磷浓度下的除磷能力,而沙角衣藻在不同磷浓度下的除磷的效果则与其它3种藻相反;而从去除磷率来看,其能力大小依次为:沙角衣藻、斜生栅藻、小型月牙藻和普通小球藻,藻类去除磷能力的大小是由单个细胞除磷量和藻体生物量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999.
基质对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果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粉煤灰+石灰石混合基质床人工湿地处理养殖废水,并与石灰石单一基质床相比较,结果表明,粉煤灰是一种磷吸附能力很强的基质,在人工湿地中填充粉煤灰和石灰石组成的混合基质可以明显提高磷去除效率,而且粉煤灰还可以作为碱源供应碱而有利于氮的去除;磷素在人工湿地中的主要去除机理是基质吸附,因此加大基质填充深度增加基质填充量可以明显提高磷的去除;而氨氮的主要去除机理为硝化/反硝化反应,湿地内部溶解氧是限制其去除的关键因素,因此增加基质填充高度虽然能增强反硝化作用,但不能增加复氧而强化硝化作用,故对氨氮的去除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00.
在室温条件下,选用氯化铁、明矾、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PAC)4种常见混凝剂,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出水和二沉池出水进行协同沉淀和后续混凝除磷对比实验;协同沉淀实验的混凝剂投药量为0~40mg/L,pH值为2.36~10.09;后续混凝除磷实验的混凝剂投药量为0~100mg/L,pH值为2.31~10.07.结果表明,协同沉淀除磷时,PAC、明矾、氯化铁以及硫酸铝的适宜投药量分别为15mg/L、20mg/L、30mg/L和25mg/L,pH值适宜范围分别为6.79~8.32、5.82~8.32、6.79~6.92和6.79~6.92;后续混凝除磷时,PAC、明矾、氯化铁以及硫酸铝的适宜投药量分别为30mg/L、70mg/L、50mg/L和40mg/L,pH值适宜范围分别为5.92~10.07、6.92~8.08、6.92~10.07和6.92~8.08.在4种混凝剂中,PAC能够在较小投药量条件下有效地降低出水中的总磷含量,优于其他3种混凝剂的处理效果;在实现相同除磷效果的条件下,后续混凝除磷工艺所需投药量为协同沉淀工艺的1.6~3.5倍,因此建议采用PAC混凝剂和协同沉淀工艺进行总磷去除处理,pH值保持在中性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