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41.
转轮与冷却除湿组合式空调系统变工况稳态性能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转轮和冷却除湿组合式空调系统(DWCCDS)的数学模型,分析了DWCCDS与压缩式冷却除湿系统的特性,并对两者除湿过程做了对比.用所建立的模型对DWCCDS进行了变工况稳态性能模拟,得出室外空气温度、室外空气含湿量、处理空气送风量对DWCCDS影响的相关规律,同时也说明了在低湿环境的条件下,采用DWCCDS具有很好的优越性,为该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及优化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2.
干燥剂转轮动态除湿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除湿量D和除湿性能系数DCOP两种评价指标的动态变化,通过实验比较了硅胶和氯化锂转轮在相同工况下到达稳定状态之前的动态除湿特性。研究了运行参数(再生温度,处理风量,处理空气进口温度、湿度)对转轮稳态前动态除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种工况下,氯化锂转轮非稳态过渡时间比硅胶转轮要长,氯化锂转轮的D和DCOP都始终高于硅胶转轮;再生温度、处理风量和处理空气进口湿度的影响比较大,处理空气进口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143.
依据水力透平转轮的给定参数,运用CAD-CFD理论对水力透平转轮进行水力模型设计与模拟分析.采用CAD技术设计并修正叶片形状;用CFD技术,基于RANS方程,采用标准κ-ε湍流模型,对转轮内部三维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内部三维流动机理,预测水力透平转轮的性能.依据模拟结果和分析其流态、流场分布情况,验证转轮设计的合理...  相似文献   
144.
针对新疆某电站水轮机转轮增容改造 ,基于 k-ε模型的全三维湍流计算技术在流动计算中的应用 ,给出了混流式转轮在贴体坐标系下的湍流计算的基本方程组 .应用该方法编制的程序对该电站水轮机转轮进行了优化后的主要流动计算 ,并设计制造出了新转轮 .经实际运行验证 ,达到了预期性能 ,效果很好 .  相似文献   
145.
为了提高弯管式汽水分离器的除湿效率,提出了2种汽水分离器改进结构,一种是弯管前加旋流装置的组合分离器,另一种是"Z"字形弯管分离器,同时对改进结构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弯管前加旋流装置的组合分离器中,汽流经过旋流叶栅后流向发生偏转,紊乱的流场持续到第一组导流除湿叶栅进口,汽流经过第二组导流除湿叶栅后流线基本与圆管的轴向一致,汽流经过旋流叶栅和导流除湿叶栅时会产生较大总压损失;"Z"字形弯管分离器管中,汽相流速比较均匀,流线分布良好,总压损失主要发生在导流除湿叶栅中。与弯管式分离器相比,弯管前加旋流装置的组合分离器的除湿效率提高了7.4%,平均总压损失系数增大了28.1%;"Z"字形弯管分离器性能最佳,除湿效率提高了11.3%,平均总压损失系数减小了37.5%。该结果可为研究和开发新型汽水分离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6.
溶液除湿系统具有高效、温湿度独立控制、相较于常规空调冷凝除湿灵活与节能等优点,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能够发挥极大的优势。提高溶液除湿系统的循环性能是解决极端热湿气候区高湿等问题的有效手段,为研究溶液除湿系统如何在极端热湿气候区通过优化循环结构来提高系统性能,以永暑礁为例,分析绝热型叉流除湿器与再生器的运行参数及联合循环方式,研究除湿自循环+级间循环模式的溶液除湿(SD-SIC)系统最佳回流比。通过对除湿器与再生器模型进行数值计算表明:定风量SD-SIC系统最佳回流比为0.8,在该回流比下系统平衡时的除湿/再生量、除湿效率、溶液总能耗密度分别:4.69 g/s、60.53%、72.85 kW·kg/s,分别是SD-IC系统的2.2倍、1.2倍和0.6倍;调节除湿回流比可作为定风量工况SD-SIC系优化空气-流量匹配的方法:在定风量工况下,除湿回流比可以将除SD-SIC系统往最佳流量配比下的SD-IC系统优化,且比SD-IC系统更加节能。可见SD-SIC系统拥有良好的节能潜力,可为极端热湿气候区溶液除湿系统运行策略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7.
采用仿生黏合剂多巴胺改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PDA@SiO2)并与聚乙烯醇(PVA)高分子基质共混,再将获得的PVA-PDA@SiO2杂化材料涂覆到聚砜(PSf)中空纤维支撑层表面制备中空纤维复合膜用于丙烯气体除湿,研究了杂化膜的微观形貌、晶态结构、高分子链运动性、自由体积特性等物理化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当填充剂PDA@SiO2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1%时,在298 K、原料气水含量为0.5%的条件下,PVA-PDA@SiO2/PSf膜分离因子为24 837,是PVA/PSf膜的12.7倍,渗透系数为904 GPU[1 GPU=7.501×10-10 cm3/(cm2·s·Pa)],是PVA/PSf膜的3.6倍。仿生黏合剂多巴胺的多重相互作用可改善PVA与填充剂SiO2的界面相容性,进而提升杂化膜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48.
通过加湿除湿蒸发实验,对高盐工业废水34个不同水样采用了加湿除湿技术进行脱盐处理。在所得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加湿除湿技术在实际工业中的普遍应用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结合不同高盐工业废水的水质特点和处理效果,总结了判定该方法处理高盐工业废水的效果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实验中所有废水的冷凝液的电导率下降百分比ησ均在80.0%以上,最高可达99.9%;冷凝液的盐度均可达到生化处理标准,其中,有32个废水样的冷凝液的电导率可降到2 000 μS?cm-1以下。另外,加湿除湿技术对沸点比水高的盐类物质的去除效果较为彻底,对沸点比水低且电离常数较大的盐类物质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而对沸点比水低且电离常数较小的盐类物质的去除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49.
作为悬索桥最主要的承重构件,主缆钢丝由于长期暴露在大气环境中容易产生锈蚀等问题,将直接危害到悬索桥结构的安全,因此悬索桥主缆钢丝的腐蚀防护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悬索桥主缆钢丝腐蚀现状以及国内主要悬索桥主缆防护基本情况,然后从主缆钢丝腐蚀类型和腐蚀影响因素的角度阐述了主缆钢丝腐蚀的原因。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现行悬索桥主缆钢丝腐蚀防护的5种方法:传统的主缆腻子圆形钢丝缠绕涂层法、合成护套防护系统、主缆除湿系统、S形钢丝缠绕与柔性涂料表面密封以及除湿系统联合使用、纤维增强弹性体缠包带与除湿系统组合使用。其中,传统的主缆腻子圆形钢丝缠绕涂层法中涂层和腻子层容易老化、开裂,不能从根本上阻止主缆钢丝腐蚀的发生;合成护套防护系统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防护层的老化开裂问题;主缆除湿系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单独使用效果往往不好;S形钢丝缠绕与柔性涂料表面密封以及除湿系统联合使用、纤维增强弹性体缠包带与除湿系统组合使用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地阻止腐蚀性物质进入主缆钢丝内部。最后分析和探讨了未来悬索桥主缆防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0.
刘志刚 《石河子科技》2015,(1):40-43,46
由于规划设计和建设年代的不同以及受当时水轮机设计能力和制造水平的制约,红山嘴电厂上、下游工程引水流量不统一,水轮机性能参数与河流季节性变化不适应,径流水能利用不充分,机组运行效率低,磨蚀、气蚀严重。通过工程改建和实施新型高效率转轮替代老型号转轮,改善了水轮机的运行工况,提高了电站水能利用率,提升了水电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