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71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针对场次降雨水资源量评价与年尺度水资源量评价成果的不协同问题,通过分割前期降雨径流退水和年尺度基流等径流成分,提出场次降雨过程水资源量评价新方法,实现场次降雨水资源量的精细化评价。将该评价方法应用于潮白河典型区间流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显著提高场次降雨水资源量评价成果的针对性和准确度,满足多时空尺度协同的水资源量评价需求。  相似文献   
792.
降雨和外江水位是影响城市洪涝灾害的主要因素.为了更好地评估洪涝灾害风险,分析了降雨和外江水位变化对城市洪涝的联合影响.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采用Copula函数定量评估了不同时段降雨与外江水位的联合分布特征,并基于2016年典型降雨过程验证后的青山区SWMM模型,模拟了不同降雨和外江水位变化下武汉市青山区的洪涝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同一重现期降雨下外江水位从21.7m升高至28.0m,研究区域的致涝率增加了0.5%~2.2%;相同外江水位下降雨重现期从5a增加至100a一遇,研究区域的致涝率增加了28.5%~29.1%,泵站运行对区域致涝率的消减作用从20.6%~21.0%减少至4.1%~4.9%;表明暴雨是区域内涝的主要因素,外江水位越高对区域内涝造成的不利影响越显著,且随降雨重现期增大泵站对区域的排涝作用越来越小.武汉市汛期降雨量和长江水位的联合风险率大于单个因素的风险率,且2010~2020年强降雨与高水位联合风险率和同现风险率相较于2000~2009年的均呈增加趋势,增长率超过了70%,表明近几年来极端降雨和高水位事件频发,且未考虑降雨和长江水位的联合作用可能会低估洪涝的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793.
本文采用一种简单、适用的雨洪估算的数学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三个小流域雨洪进行建模、预测,结果满意,对小流域雨洪预测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