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71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根据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在不同植被配置的坡面上,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坡面不同植被配置对入渗、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雨强下,不同植被配置的稳渗率大小差别较大;随着雨强的增大,不同植被配置的稳渗率大小差别变小。不同雨强下,5种不同植被配置的坡面基本上都在5min内达到稳渗。不同植被配置坡面流含沙量均呈缓慢下降趋势。并且在小雨强下,不同植被配置坡面径流含沙量的下降趋势较为平缓;在大雨强下,累积产沙量曲线的斜率也越大。  相似文献   
42.
简要介绍了波涌灌溉的基本概念及主要采用的3种方式,总结了国内外波涌灌溉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影响入渗的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43.
模拟膜下滴灌技术,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点源入渗实验,分析温度对土壤湿润体形状,水平湿润半径,垂直湿润深度以及湿润体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润体近似为半椭球体,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湿润体不断增大;温度越高,湿润半径和深度越大,而土体平均含水量越小。  相似文献   
44.
黄土地区小流域次暴雨侵蚀产沙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坡面模拟降雨实验,分析了黄土地区坡面降雨径流产沙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坡面径流含沙量与坡面流量、前期土壤含水量、土壤干容重之间的定量关系。应用实测资料分析了黄土地区暴雨径流侵蚀产沙特点,建立了考虑流域前期土壤含水量和径流涨落段的含沙量与流量之间的水沙传递关系,建立了小流域次暴雨侵蚀产沙模型。经用实测资料计算检验,此模型对小流域次暴雨侵蚀产沙过程及产沙总量的计算结果都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岷江上游黑水县境内高海拔集水区和低海拔集水区3个时期氢稳定同位素变化的研究,发现氢稳定同位素值春季变正、夏季变负,并且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变正.测定结果也表明,河水中氢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变化是降水形成机制和地形格局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时期不同水源类型对于河水的贡献率不同,但在洪峰期,无论是高海拔还是低海拔集水区,降雨对河水的贡献都超过了20%.  相似文献   
46.
尽管国内外的水文预报模型甚多,但是每个模型大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对于特定的流域、下垫面以及资料系列要求较为苛刻。在实时洪水预报中必不可少的是有一套完整的实用洪水预报方案,本文按照流域产汇流的基本理论,以水量平衡为内核,制作一套实用洪水预报方案。  相似文献   
47.
今年6月份,由于持续的强降雨影响,我国西南、长江中下游、江淮和浙闽等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给人民生活和财产带来极大损失,全国防汛抗洪工作进入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8.
本文根据滑坡经典理论,从滑坡形成的基本条件(内因)和触发因素(外因)两方面对三峡库区万州侏罗系红层滑坡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论述了万州区滑坡形成的有效结构、易滑地层和有效临空面,指出降雨、库水位和人为活动是影响万州区滑坡的三大触发因素,最后再结合万州区晒网坝滑坡的形成机理分析对红层滑坡成因机制理论进行对比检验.  相似文献   
49.
对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布设注水孔、埋设土壤水分传感器的浸水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布设注水孔,试坑内水分扩散存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由试坑中心向两侧扩散的特点,湿润锋扩散形态比较复杂;浸水52 d,试坑内探井全断面基本达到饱和含水率,注水孔的布设节省了大量的试验时间与费用。体积含水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基本可以分为4个阶段:初期含水率平稳段;含水率增长、变化段;饱和含水率稳定延续段;末期含水率小幅减小变化段。  相似文献   
50.
为减少降雨衰减对Ka频段卫星通信系统的影响, 以降低误码率, 提出了一种混合补偿雨衰算法。该算法将基于一步线性前向预测原理的自适应功率控制方法结合速率分集技术, 由n时刻前的雨衰值预测n时刻的雨衰值, 进而调整功率, 并在功率控制达到极限时能根据信噪比动态地降低信息速率, 以获得较低的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 与只应用功率控制技术的方法相比, 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补偿效果, 能使误码率小于1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