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0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短篇小说《玻璃山》中,唐纳德·巴塞尔姆用各种颠覆手段展现给世人一个没有目的、没有意义的世界,这个世界怪并却真实。小说宛如一面凹凸镜,以曲折的形式反映出后现代社会的林林总总,而正是“陌生化”这一手法在其形式、内容及写作技巧三方面的表现帮助了巴塞尔姆从虚构的世界看现实。  相似文献   
82.
陌生化”理论虽然源自西方,但是对“陌生化”的体验和艺术实践绝非囿于某一时代或某一民族,而是古今中外文艺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特征。“陌生化”理论也被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于中国古代的小说创作中,从而使中国古代小说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83.
文学创作的“陌生化”手法使得文学作品具有无穷无尽的审美张力;陌生化使文学典型的欣赏活动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现象;陌生化使读者进入审美意境时看见更多的像外之像,读出更多的言外之意,听到更多的弦外之音;陌生化使受众在解读象征意象时得到多方面的艺术享受和人生启迪。  相似文献   
84.
“文学性”与“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语流派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科学的对象是“文学性”,是文学与一切非文学比较所具有的差异性,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那种东西;而文学的文学性是通过陌生化表现出来的,是艺术形式的陌生化使文学的文学性获得了实践的价值。俄国形式主义所提出的研究文学的理论给后起的文学流以深刻的启迪,值得很好地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5.
本文试图从俄国形式主义关于文学性的定义出发,从语言文字、情节结构以及陌生化等角度对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的艺术之美进行分析与论证,并指出《麦克白》的艺术之美和悲剧性与其文学性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6.
现代派文学异军突起。内容新、手法奇,是功是过?舆论哗然!鉴于它流派多、范围广、现象复杂,无法作出单纯性结论的事实,本文立足于现代派文学发展的客观表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流派,试图从不同角度对现代派的新奇性作出公正的评价,以期取得“以点概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87.
普通语言转化成学作品语言,必须经过陌生化的作用。学作品中又以诗歌的陌生化语言最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因诗歌是主情的艺术.极富于想象,而诗歌语言最不及物.内指性最强.使诗最语言最有可能陌生化;并一方面,因诗人心中最容易形成独特审美意象,诗歌语言与普通语言距离最远,普通语言求“达”.诗最语言求“婉”,这又使诗歌语言最有必要陌生化。  相似文献   
88.
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个重要文学理论。本文就小说语言陌生化的动因、中国当代小说语言的三种陌生化倾向以及语言陌生化的标尺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便人们对中国当代小说语言的陌生化倾向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9.
《父与子》是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创作的一部连环漫画集.以父子间的情感点滴为创作原料,《父与子》为读者讲述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本文通过对《父与子》的解读,从中分析作者的美学构想及其作品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90.
新乡土诗近20年来在理论和创作上都取得了非凡成就。新乡土诗珍视本土文化,自觉地把现代派中的探索精神吸收到自己的创作中来,乡土的“陌生化”、寻找精神家园、营建理想乡土、追寻终极价值、关注乡土现实是新乡土诗的基本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