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4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漳州师院学报》2019,(3):94-99
以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地理生态与文化扩散的影响和整合下,闽北延平伏虎禅师题材剪纸的生成根源以及在区域文化景观中的使用功能及文化符号功能,抢救性记录文化变迁中的民间美术样本。  相似文献   
32.
闽浙沿岸上升流及其季节变化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三维斜压非线性数值模式ECOMSED,同时考虑地形、边界流(台湾暖流、黑潮和长江冲淡水)、热通量及QuikSCAT风场等动力因子,对闽浙沿岸上升流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闽浙沿岸一年四季均有上升流存在,且上升流中心及上升流强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浙江沿岸舟山群岛和渔山列岛附近、福建沿岸海坛岛和马祖列岛附近四季均存在较强的上升流中心,上升流强度季节变化特征是"冬弱夏强".冬季上升流强度为10-3cm/s量级,沿岸平均上升流速约为0.3×10-3cm/s;夏季最大上升流速可达0.8×10-2cm/s,沿岸平均上升流速约为0.4×10-2cm/s.  相似文献   
33.
东太平洋表层沉积物蒙皂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海平 《科学通报》2001,46(Z1):100-104
应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能谱(EDS)分析技术, 对东太平洋表层黏土组分沉积物中的蒙皂石族矿物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分析. XRD结果显示, 多数蒙皂石结晶不好, 约占黏土矿物总量的20%. 将研究区的蒙皂石族矿物划分为3种类型: 富铁蒙皂石(类型1)、富铁镁蒙皂石(类型2)和钠钙蒙皂石(类型3). 其中, 类型1在沉积物中分布最广, SEM下表现为蜂窝状, TEM下为呈聚集或分散趋势的毛发状, 或边缘微卷的云雾状集合体, 可以作为东太平洋“自生”蒙皂石的标型矿物种; 类型2在TEM下的形态与类型1相似, 呈现由极薄的片状向毛发状体过渡; 钠钙蒙皂石在TEM下则为边界模糊的板状体. 类型1是洋底火山物质蚀变的产物, 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区内热液活动的改造, 其中的一部分矿物也可能本身就是低温热液活动的产物. 类型2也是一种“自生”成因的蒙皂石. 类型3为外源的蒙皂石, 推断来自遥远且干旱的母岩区. 研究表明, 蒙皂石族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微形貌特征对沉积物来源、矿物成因及大洋沉积作用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4.
生命出现在地球上己有38亿年,但是,地球生命源自何方?是起源于地球,还是在别处起源后被带到地球上来?一直是个未解之谜。科学家在被称为“九九”(东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北纬九度)的漆黑的海底深处的火山口附近发现‘“人了兴旺”的生物村落,对这些奇异生物的研究,也许有助于我们解开生命起源的秘密。巨型管虫巨型管虫具有优雅的身躯和奇异的红色羽状物,它是海底热液口的“次子”。它的幼体附着在热液口旁边的熔岩上,然后长出颀长而雪白的管状躯体。它的红色状物吸收合硫的海水,而躯体内的细菌囊则将其转化成能源和食物,以供自己…  相似文献   
35.
陈晶  石学法  张海平  吕华华  付振东 《科学通报》2006,51(11):1305-1309
本文报道了在东太平洋表层沉积物中发现的天然GaN晶体, 这是天然GaN晶体在自然界中首次被发现. 天然GaN晶体的确定是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能量损失谱(EELS)和X射线能谱(EDS)等综合微束分析技术完成的. 该天然GaN晶体属于六方晶系, 晶胞参数为: a=b=0.3186 nm; c=0.5178 nm, P63mc, 其结构与高温高压实验合成的人造GaN晶体结构完全吻合. 在TEM下, 该GaN晶体呈现完好的晶体形态, 可以排除它们是异地搬运的人工合成的产物. 由于发现GaN的站位位于东太平洋CC区(克拉里昂断裂带—克利帕顿断裂带之间), 区内发育有断裂构造,受到火山作用和热液活动影响,推测其成因可能与热液活动或深部的高温、高压作用有关, 但其形成的确切温压条件和地质环境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6.
珠穆朗玛峰地区东绒布冰川冰雪微生物群落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流式细胞计数和构建环境样品16S rRNA基因的克隆文库,分析了珠穆朗玛峰地区东绒布冰川冰雪微生物数量和菌群结构特征及其与季节变化的关系。珠峰地区冰雪微生物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属于α、β、γ-变形菌纲,放线菌门,厚壁菌门,CFB, 蓝细菌, 真核质体,待定门TM7共 9大类,以γ-变形菌纲为主要类群,其中Acinetobacter和 Leclercia属是整个菌群中的优势属。微生物的数量和菌群结构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夏季微生物的数量高于冬季;菌群结构具有一些共有属种的同时,在夏、冬季雪中具有各自特有的属种,共有属种推测是青藏高原局地源的微生物,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夏季较多细菌属种与海洋环境相关,冬季细菌则具有更强的耐冷性。微生物明显的季节变化可能是受珠峰地区夏季和冬季不同水汽来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以神东煤炭集团的标准化检修管理系统为研究案例对标准化检修管理的系统构成、系统设计做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8.
汉诗作为与唐人交往的重要手段,是衡量古代东亚国家国际化程度和文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在古代东亚文化圈中具有特殊的文化功能。El本汉诗起源于七世纪中期,通过吟咏汉诗,中日文人们能够进行一种超越时空界限的抽象的意境交流,展示出东亚文人的文化共性。.  相似文献   
39.
孟洋  王乐 《科技信息》2013,(8):124-125
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较落后地区大,而落后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较大。本文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成立,即经济发展水平顺着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逐渐降低,产业结构也呈现出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东、中部地区的态势,并为我国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40.
希腊人跟波斯打过仗,罗马人在安息人和埃及人那里吃过苦头,十字军东征时跟西亚人大打过一场,土耳其人又把东罗马帝国给灭了,占住东地中海,逼着欧洲人往西渡太平洋,之后俄罗斯人也让欧洲人不舒服……因此,欧洲人总觉得,东方就是庞大的、专制的、恐怖的,但又豪奢的、荒淫的、华贵的。再加点儿神秘,就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