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传统教育体制在甲午战后逐渐改革,江西书院同样经历了这一变革过程。在豫章、友教等宋学型书院添课改革没有进展的情形下,经训书院以训经育人的方式,在皮锡瑞的影响下,却在科举取士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细察这种悖离的原因,今文经学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恰恰也是以皮门弟子为首的书院士人群体在江西维新运动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乃至这些人在民初江西历史上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这一研究凸显了书院的社会史意义,这或许是近代书院研究的新维度意义。  相似文献   
42.
在书院存续960余年的历史中,尤其是在其官学化之前,书院对中国教育事业、学术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在人文主义传统和治学方面的诸多特点,给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借鉴。本文重点就中国古代书院精神及其对当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启示,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3.
书院制适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解决了传统体制的某些弊端,也为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搭建了很好的制度平台,在书院制管理模式下如何更好地开展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44.
王丽 《奇闻怪事》2009,(10):93-94
宋代书院可以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民办高校”,在教育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重视德育是宋代书院最鲜明的特征。本文阐述了这一鲜明特征,并试图分析了其实现德育的途径,以期对解决当代民办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问题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5.
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历经千余年,它所实施的独特教育,独特管理模式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书院那种官办民助或民办官的办学形式及其内部运行机制对于我们今日的高等教育改革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6.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迈进大学的第一课。做好入学教育工作,对于大学生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在高校住宿书院制改革的模式下,如何通过入学教育方法和模式创新,完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并进一步提高入学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学田制是中国古代为学校教育提供办学经费的一种特殊方式,与其他教育经费的划拨和筹措存在着明显殊异。它在各种性质及类别的学校办理中,均发挥过或大或小的影响,尤其对于书院的恒定办理,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尝试运用会计方面的知识对白鹿洞书院的经费进行分析,以助于从其他角度理解白鹿洞的经费来源及其支出。  相似文献   
48.
《潍坊学院学报》2014,(4):97-99
在参与式管理和"书院制"改革的背景下,高校管理思维向"以生为本"转变,辅导员队伍日趋专业化,因此,学生组织的专业化发展不仅成为一种现实需求,也是高校实现"三自教育"的重要条件。潍坊学院作为山东省首家书院制改革的高校,在学生组织专业化发展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尝试,这些尝试不仅推动了书院的文化建设,发挥了高校"全面育人"功能,而且对学生组织自身的延续性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9.
朱熹非常重视书院教育。本文就朱熹倡导书院教育的原因,他对南宋书院的贡献,以及他对南宋及其后世书院教育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50.
论我国书院与当代大学文化教育及建筑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是我国古代办学的一种极具特色的形式,书院的文化教育观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人文环境的构建仍然有着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书院与当代大学文化教育观的比较,从建筑环境建设的角度阐述书院对当代大学校园人文环境构建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