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3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70篇 |
教育与普及 | 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篇 |
综合类 | 10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45篇 |
2012年 | 63篇 |
2011年 | 74篇 |
2010年 | 66篇 |
2009年 | 82篇 |
2008年 | 133篇 |
2007年 | 95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4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西方最早的文学作品《伊利亚特》,是古希腊的神话大熔炉,大量早期的新旧神话在此交汇衍变,促成史诗的成型。尤其是关于新旧神谱和凡世英雄的来历、地位、联系和功过的传说题材丰富多彩、脉络分明,是作者、时人以及诗中所有“角色”熟知公认的事实,其他与荷马史诗几乎同时出现的短篇史诗可以为证。这充分说明《伊利亚特》蕴含的神话传说与今人理解有不同,它们是古代初民坚信不疑的精神食粮,是英雄史诗成型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3.
冯晓莉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9,12(1)
《诗经》在汉代的经学地位早已被学界公认,但是对于其在汉代的文学地位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研究。笔者从《史记》《汉书》《后汉书》这三部史传中搜集大量例证,旨在归纳汉人的诗学观点——言志说、讽喻说、发愤说,从而探讨《诗经》文学精神在两汉时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郑利华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23(3):21-30
后七子特别是王世贞、谢榛极力为之声张的诗歌法度规则,全面涉及诗之声律和结构问题,在相关的审美准则上呈现谨严和细密化的特点,此尤显于他们对诗歌用韵、平仄以及篇章句字之法的系统阐析,其中既包含了对传统诗法的汲取,也融合了他们各自独到的审美见解,尤在诗法的一端,进一步将技艺性的规则或方法纳入他们重点关注的视界,为文学“技巧概念”趋于加强的一种显在表征。同时说明,在相继崛起于明代中叶文坛的七子一派中间,愈益皈向于文学本体意义上的艺术经营,成为诸子体认文学价值的重要路径,也在某种意义上展现了他们维护文学自身审美特性的原则立场,就后七子来说,特别是王、谢在诗法问题上展开系统的阐述,以格外严细的标准相责求,则更不能不作如是观。 相似文献
16.
试图探讨是诗中有俗,俗中有歌的文化现象以及这种既是诗歌,也是民歌,更是民俗美学特征和各自间的艺术演化的相互关系与关联.世俗风化与民俗之诗间的互动、互促、互相影响的审美与伦理教化关系被阐释得较全面而辩证,是我们认识诗、歌与风、民、俗等概念及其关系的一个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7.
谶纬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极为深刻的影响.虽屡遭禁毁.到宋代仍不绝如缕.诗谶就是一种将诗歌阐释和谶纬思想结合到一起的一种独特的论诗方法.它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发展到宋代便蔚为大国,诗话、笔记、类书中均有大量的记载.同时.宋代诗谶文献也呈现出了鲜明的类型化特色. 相似文献
18.
唐前闺怨诗的作者几乎都是男性,女性则寥寥无几,到了唐代除大部分代言之作外,还有一些出自女诗人之手的作品.由于二者生活经历、写作视角、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作品在审美取向上有着明显的不同,男性代言之作不再局限于女性闺房的狭小天地,而是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寄托作者的某种情志.由于女性审美主体生活在闺阁之中,审美视野单调狭隘,诗歌内容则重于表现个人情怀并呈现出"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5)
在汉至唐五代的漫长历史阶段,道教给哀悼诗带来积极的影响:以其贵生恶死的生命观和超越局限、改造自然的精神吸引了众多包括哀悼诗作家在内的芸芸众生,以其修道成仙、长生不死的信念淡化了存者对死亡的恐惧和增强对生命的乐观,以其清静无为、放任自然的生活态度让人远离纠纷、排除烦恼,以其古奥的语汇、离奇的典故丰富了哀悼诗的语言表达和审美想象。道教对哀悼诗的巨大影响与封建政权对道教的大力扶持和道教乐生、成仙的精神内涵有关。总之,道教通过哀悼诗给人们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和不朽的信念。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千古妙喻──以味喻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小庭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
“以味喻诗”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一种特有现象,是古代文论之千古妙喻。先秦时期,人们发现了“食味”与艺术“余味”之间的关系:西晋时期,将“大羹遗味”引入诗文评论,渐次形成“以味喻诗”的传统。经梁之钟嵘首倡而产生文艺理论流派──“滋味说”。唐之司空图以“味”为衡量诗歌艺术标准,重视诗歌艺术规律──“醇美”。宋之杨万里“以味不以形”而论“江西宗派诗”。今人周振甫解答了诗歌评论中数百年的悬案,钱钟书以“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通感”,阐明了“以味喻诗”长盛不衰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