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18篇 |
免费 | 1164篇 |
国内免费 | 48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328篇 |
丛书文集 | 280篇 |
教育与普及 | 3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8篇 |
现状及发展 | 70篇 |
综合类 | 783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篇 |
2024年 | 185篇 |
2023年 | 235篇 |
2022年 | 268篇 |
2021年 | 292篇 |
2020年 | 293篇 |
2019年 | 206篇 |
2018年 | 146篇 |
2017年 | 121篇 |
2016年 | 186篇 |
2015年 | 262篇 |
2014年 | 360篇 |
2013年 | 388篇 |
2012年 | 457篇 |
2011年 | 467篇 |
2010年 | 526篇 |
2009年 | 586篇 |
2008年 | 638篇 |
2007年 | 566篇 |
2006年 | 460篇 |
2005年 | 404篇 |
2004年 | 396篇 |
2003年 | 287篇 |
2002年 | 268篇 |
2001年 | 246篇 |
2000年 | 196篇 |
1999年 | 156篇 |
1998年 | 147篇 |
1997年 | 121篇 |
1996年 | 109篇 |
1995年 | 85篇 |
1994年 | 102篇 |
1993年 | 79篇 |
1992年 | 73篇 |
1991年 | 79篇 |
1990年 | 58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作为一种梯度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LMS算法因简单有效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存在偏差的情况下,LMS算法的性能较差.针对上述问题,考虑信号方向向量的偏差对LMS算法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角载入的鲁棒约束LMS算法,并对算法的对角载入因子和收敛性能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保证算法收敛的步长取值范围.该算法利用对角载入的特性,可有效的抑制各种偏差所带来的影响,收敛速度快,抗扰动性强,对信号方向向量的偏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从而可以保证阵列输出的信干噪比接近最优值.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约束LMS算法相比,基于对角载入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具有很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2.
针对一类欠驱动串联机械臂,基于其动力学方程的变换,提出了一种分步控制策略。该策略首先利用全驱动关节与欠驱动关节之间的动力学耦合,驱使欠驱动关节达到理想位置进而对其进行锁定。由于欠驱动关节理想夹角的随机性,使得锁定欠驱动关节后的机械臂成为一结构不确定系统。针对此类系统,结合迭代学习和耗散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无源-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方法,使其能够进行轨迹跟踪。通过对三连杆机械臂的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23.
航天器姿态的神经网络动态逆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航天器姿态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动态逆的控制算法。该算法针对滚转、俯仰和偏航三个姿态子系统,设计了两组神经网络:第一组是BP网络,用来逼近三个姿态通道的非线性项,可获得姿态逆模型;第二组是非线性自适应神经网络,用于在线实时地补偿逆模型存在的误差和外加干扰。详细分析了非线性自适应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学习规则和调整算法。给出了应用该算法的具体实例,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
基于自适应窗的小波域图像去噪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利用自适应窗的小波域双重局部维纳滤波图像去噪算法。综合考虑小波分解后各个子带中能量分布的方向特性和图像本身的边缘和纹理特性,该算法首先估计每个子带中信号的能量分布进而在每个子带中确定自适应窗,然后利用自适应窗估计出的能量分布对含噪图像进行双重维纳滤波来去除噪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含噪图像去噪的效果优于已有的采用二维可分实小波进行图像去噪的算法。 相似文献
25.
26.
27.
在Hilbert空间中设计了一种粘滞逼近方法的自适应迭代算法,并利用粘滞逼近方法和自伴算子技巧求解了次压缩算子的分裂问题.所得结果推广和改进了一些最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28.
29.
旋转二级倒立摆是一种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不稳定的欠驱动系统,在已建立的倒立摆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离散自适应滑模控制算法,针对系统的内部参数变化和外部扰动,利用干扰观测器对系统的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动态补偿,同时结合自适应算法降低系统的抖振,与未采用干扰观测器的传统自适应滑模控制律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可以看出,采用改进的控制算法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抖振和超调,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