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指出了低磁纬度地区化极存在的误差,研究了磁异常数据的模拟退火反演方法,以立方体单元剖分网格充填磁场参数后模拟磁界面,同时反演磁界面,并结合模拟退火非线性算法的特点,研究易于加入约束条件的、方式灵活的建模方法,设计磁异常结构较复杂的模型.通过模型试验和实际资料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2.
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过程中在其周围会产生非均匀的等离子体鞘套流场,同时在飞行器飞行姿态调整,流场分界层湍流、层流相互转换以及再入过程中由于强烈摩擦产生的高温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得产生的鞘套具备了一定的随机特性.文中通过改变磁化角度和外加磁场强度、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电子密度相对变化幅度以及碰撞频率等参数,提出了基于等离子体随机分布的散射矩阵法来研究THz波传播的相关特性的方法.结果表明,THz波的极化方向不同,其透射率的变化趋势也不同;左极化波在随机分布等离子体中的透射率要优于右极化波;通过调控合适的物理量,可改变THz波在具有随机特性等离子体中的透射特性.该研究结果对于缓解高超声速飞行器与地面之间的通信“黑障”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
在常压和N2气氛下,实验考察了高温焙烧处理对离子交换法制备的Fe改性ZSM-5分子筛性能的影响.利用XRD、NH3-TPD2、7Al MAS NMR、FTIR、XPS、UV-vis和H2-TPR等检测方法表征了Fe-ZSM-5分子筛高温焙烧前后的性能变化,并以N2O气相一步氧化苯制苯酚为模型反应,考察了高温焙烧对Fe-ZSM-5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Fe离子以非骨架铁的形式负载于Fe-ZSM-5分子筛的表面或孔道中,其存在态为Fe2O3;2)高温焙烧处理导致分子筛发生骨架脱铝,并在表面形成新的五配位铝;3)高温焙烧使Fe-ZSM-5表面的Fe2O3含量降低,所诱发的Fe离子表面迁移形成了更多有利于苯酚生成的活性位,因而能显著提高苯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24.
Co纳米线阵列膜热处理前后的结构与磁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具有纳米级孔洞的多孔氧化铝模板上,用电化学方法成功地制备出钴纳米线有序阵列复合膜。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选区电子衍射(SAED)、X射线衍射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进行了测试表征。形貌和物相分析表明,模板中的Co纳米线均匀有序,彼此独立,相互平行,每根纳米线由一串微晶粒构成。Co纳米线属六方密堆积结构,有很好的结晶取向,晶体的C轴沿纳米线轴定向排列。热处理能优化Co纳米线的结晶取向。磁性研究显示,纳米线长到一定程度后,长度的增加不再影响它的矫顽力。纳米线短和纳米线长时,存在两种不同的磁化反转机制,对短纳米线,磁化反转机制为旋转型。在这种机制中,热处理导致矫顽力增大。对长纳米线,反磁化机制为畴壁位移。在这同制中,热处理引起矫顽力减小。微磁学计算模拟证明了它们的磁化反转机理。  相似文献   
25.
闪速燃烧合成的Fe-Si3N4中FexSi粒子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EM、EDS等手段研究了闪速燃烧合成的氮化硅铁及其原料FeSi75的组成、结构,并结合闪速燃烧合成工艺和热力学分析,揭示氮化硅铁中FexSi粒子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以74μm的FeSi75氮化制备氮化硅铁过程中,金属硅和ξ(FeSi2.3)相中部分硅氮化为氮化硅,而氮化硅铁中FexSi粒子则来源于ξ相的氮化;当ξ相被氮化到其中的[Si]摩尔分数降低近25%时,[Si]的活度aSi趋于0,氮化趋于平衡,ξ相中不能被继续氮化的部分即为FexSi粒子,其Fe∶Si原子比例大约为3∶1;FexSi粒子的大小、均匀分布状况与ξ相颗粒粒径大小及分布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26.
通过实验分析,研究磁流体的磁化性能及其流经几种特殊结构磁场时所表现出的粘磁特性,利用磁流体表观粘性随外加磁场强度变化的规律研制一种先导级无运动部件的电液伺服放大器,并给出该装置的静,动态性能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7.
在Shimpo-Goto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改进后的迭代计算方法,编制了一套与数据库联结的用于用多元多相平衡计算(如铜闪速熔炼)的计算程序。该算法对初值的适应性较好,计算速度快,收敛性较好,该程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自动完成有关热力学数据的检索与计算,并可根据物质生成自由能的大小自动赋给迭代计算的初值。  相似文献   
28.
磁化钻井液应用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较大的场强范围内.对钻井液应用性磁化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磁处理技术在降粘、降切和抑制粘土造浆方面,具有其它处理工艺不可替代的良性作用.文中介绍了关于磁记忆时间、磁化级数和次序、钻井液密度及磁化强度等方面的试验与结论,认为选用磁场强度为500mT的磁化器,效果较好;如同时考虑使用效果和价格性能比,则以设置200mT和500mT的磁化器各一台为宜  相似文献   
29.
磁化钻井液应用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较大的场强范围内,对钻井液应用性磁化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磁处理技术在降粘、降切和抑制粘土造浆方面,具有其它处理工艺不可替代的良性作用。文中介绍了关于磁记忆时间、磁化级数和次序、钻井液密度及磁化强度等方面的试验与结论,认为选用磁场强度为500mT的磁化器,效果较好;如同时考虑使用效果和价格性能比,则以设置200mT和500mT的磁化器各一台为宜。  相似文献   
30.
<正>磁化复合肥是在农业利用磁化粉煤灰的基础上,由我国首创的一种具有一定量剩磁、营养成分完全的新型物理化学肥料。石河子热电厂于1991年引进了磁化复合肥生产技术与设备,并对其进行了改造与提高,投入批量生产。在研制建设磁化复合肥生产线的同时。与科研、教学、环保、农业等部门协作,历时三年。在小麦、棉花、甜菜、玉米等作物上对磁化复合肥进行了全面的试验、示范,该课题已于年初通过鉴定。兹仅将磁化复合肥在棉花、甜菜上的增产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