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51篇 |
免费 | 206篇 |
国内免费 | 284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343篇 |
教育与普及 | 27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6篇 |
现状及发展 | 72篇 |
研究方法 | 1篇 |
综合类 | 66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108篇 |
2022年 | 99篇 |
2021年 | 112篇 |
2020年 | 90篇 |
2019年 | 80篇 |
2018年 | 72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96篇 |
2015年 | 119篇 |
2014年 | 216篇 |
2013年 | 216篇 |
2012年 | 277篇 |
2011年 | 281篇 |
2010年 | 243篇 |
2009年 | 247篇 |
2008年 | 326篇 |
2007年 | 304篇 |
2006年 | 274篇 |
2005年 | 245篇 |
2004年 | 244篇 |
2003年 | 271篇 |
2002年 | 252篇 |
2001年 | 311篇 |
2000年 | 292篇 |
1999年 | 240篇 |
1998年 | 242篇 |
1997年 | 247篇 |
1996年 | 259篇 |
1995年 | 240篇 |
1994年 | 220篇 |
1993年 | 188篇 |
1992年 | 166篇 |
1991年 | 172篇 |
1990年 | 139篇 |
1989年 | 151篇 |
1988年 | 80篇 |
1987年 | 60篇 |
1986年 | 41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51.
52.
53.
基于赫斯勒合金近年来在自旋电子学领域表现出的优势性能,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全赫斯勒合金Cr2FeAl的电子结构、半金属性和磁性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Cr2FeAl合金是一种具有Hg2CuTi型稳定结构的全赫斯勒合金,平衡晶格常数为5.806?;Cr2FeAl合金表现出良好的半金属特性,具有100%的自旋极化率,半金属性会受到静水压力下的形变的影响;Cr2FeAl合金具有良好的磁性,磁性主要来源于Fe-3d和Cr-3d轨道电子的非对称的自旋贡献。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晶格常数的变化,Fe原子和Cr原子的磁矩发生明显变化,但是由于它们之间磁矩的反向耦合作用,合金总磁矩保持不变,说明静水压力下的形变对合金磁性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4.
55.
以内蒙古某钼铜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几何建模法构建了成矿相关地质体的三维形态模型,通过变异函数分析研究了矿化元素的空间变异性,在此基础上应用Kriging插值和空间分析方法构建和解析了成矿元素的三维品位分布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钼和铜品位数据具有相似的空间变异模式,但铜矿化的均匀程度和空间相关性都高于钼矿化.钼铜矿化具有丛聚性... 相似文献
56.
57.
以多孔Ni/C复合材料作为牺牲模板,通过水热硒化法制备了多孔Ni0.85Se/C复合微球. XRD、SEM和TEM表征结果显示,具有良好结晶性和相纯度的Ni0.85Se/C是由Ni0.85Se纳米颗粒密堆积而成的多孔球形结构;XPS和TG曲线显示共存的碳质量分数由Ni/C中的27.3%下降为Ni0.85Se/C的7.1%.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0.2 A·g-1的电流密度下,Ni0.85Se/C第2次可逆放电比容量为579.2 mA·h·g-1,由于非法拉第容量贡献,经过1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变为812.8 mA·h·g-1,远优于未硒化的Ni/C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i0.85Se/C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剩余值为293.5 mA·h·g-1. CV和EIS分析证明Ni0.85Se/C的放电容量是法拉... 相似文献
58.
水热法合成的棒状CeO2载体(CeO2-R)经过高温NH3氮化,得到了氮化的CeO2载体(N-CeO2-R).采用满孔浸渍法浸渍活性金属Ni,通过XRD、TEM、XPS和H2-TP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载体及催化剂结构.结果表明:棒状CeO2载体在氮化前后,其形貌基本保持不变,同时载体中部分O原子被N原子取代,H2-TP... 相似文献
59.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测试经机械抛光和高温氧化后的NiTi合金样品在人体生理模拟液中镍离子的释放速度,结果表明NiTi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形成可以有效地减少镍离子的溶出. 相似文献
60.
Sn-Ag-Cu合金是一种熔点较低、润湿性和耐蚀性优良的可焊性镀层,可从弱酸性的甲磺酸盐-碘化物镀液中通过电沉积的方法获得.循环伏安曲线、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等电化学测试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表明,在这种镀液中,Sn-Ag-Cu合金的共沉积类型为正则共沉积,随着镀液中Ag+和Cu2+离子浓度的增加,Sn-Ag-Cu合金镀层中Ag和Cu的含量迅速增加,且镀层中Ag和Cu的含量始终高于其在镀液中的含量.Sn-Ag-Cu合金的电沉积过程是不可逆过程,随着电极电势的负移,控制步骤由扩散过程控制向电化学过程控制转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