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6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278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39篇
教育与普及   26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篇
现状及发展   71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645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45篇
  1996年   255篇
  1995年   235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69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采用共浸法和NH3程序升温氮化制备了负载于氧化铝上的镍钼双金属氮化物催化剂,运用微反-色谱装置分别考察了催化剂中镍钼负载量、镍钼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在正辛烷异构化过程中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氮化态催化剂的氧化物前体负载量10-14%,Ni/Mo摩尔比为0.6-1.0,反应温度为280-300 ℃时,在辛烷的异构化反应中,催化剂表现了较好的正辛烷异构化性能,对异辛烷的选择性接近了50%.  相似文献   
112.
用SNIFTIRS和循环伏安法研究0.1mol/L Na0H溶液中次亚磷酸根离子在铂和镍两种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结果表明次亚磷酸根离子在两种金属上的氧化明显不同,在Ni上氧化产物是HP03^-,在Pt上电位较负时氧化产物是P03^2-,而电位较正时产物是P04^3-.讨论了在两种金属上次亚磷酸根离子氧化反应的差别和相应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13.
Ni-Fe-P合金化学镀的工艺条件及晶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硼酸为缓冲剂,柠檬酸钠为络合剂在碱性介质中化学沉积Ni Fe P合金.考察了工艺条件如pH、FeSO4·7H2O浓度和温度对沉积速度的影响.获得了沉积速度快,镀液稳定性好的工艺条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Ni Fe P合金的晶化行为.结果表明,镀层在镀态呈非晶结构,镀层在200.5℃晶化为亚稳的Ni Fe合金,310℃晶化为立方FeNi3合金,369.2℃晶化为四方的Ni3P,而491.3℃为继续生成FeNi3的吸热峰.  相似文献   
114.
振动悬浮铸造对ZA27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振动悬浮铸造对ZA27合金显微组织、致密度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振动及单纯悬浮铸造都能明显细化晶粒,提高合金的致密度,改善合金的性能,而将两种方法相结合,效果更好。与普通铸造相比,抗拉强度巩提高了2.63%,延伸率艿提高了2.67%,密度提高了3.46%.  相似文献   
115.
化学镀镍硼合金镀层组织形态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化学镀镍硼合金镀层的组织形态和成分、结构.探讨了镍硼合金镀层的沉积规律.分析表明,镀层在侧向和纵向上的相对沉积速度快慢是影响镀层组织形态的关键因素.柱状组织的形成原因是由于纵向沉积速度相对较快,该组织镀层含镍量相对较高,结构是非晶晶态混合结构;圆粒状组织是在侧向、纵向沉积速度较接近的条件下形成的,其成分中硼的含量相对较高,镀层结构趋于完全非晶态.  相似文献   
116.
同多钼酸根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盐酸小檗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弱酸性HCl NaAc缓冲溶液中,同多钼酸根能与盐酸小檗碱阳离子形成离子缔合物.它将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大大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其最大散射峰位于373nm处.盐酸小檗碱在0~3×10-6mol/L范围内其浓度与RRS强度成正比.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对盐酸小檗碱的检出限(3σ)为8 9ng/mL.方法也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用于盐酸小檗碱片中盐酸小檗碱的测定,结果满意.文中还对反应机理及RRS与吸收光谱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7.
应用现场椭圆偏振光谱技术并结合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镍电极表面Ni(OH)2与NiOOH的相互转化,以均匀膜模型拟合实验数据获得表面膜厚度的变化规律,采用以光学参量变化速率(Vop)为参数的椭圆偏振光谱方法能直接反映出体系的特征.Vop参量与表面膜厚度的变化率间存在密切关系,Vop反映了电极表面表面膜厚度的变化率.  相似文献   
118.
利用基于第一原理的离散变分法研究了Fe-Mn-Si合金的电子结构与FCC相稳定性的关系. Si元素使Fe原子的d带空穴数减少, 而Mn的影响较复杂. 以此为基础, 从电子浓度的角度解释了这两种元素对合金层错能的影响, 并结合对合金结合能的计算结果—— Si降低合金的结合能而Mn的作用相反, 阐述了Mn降低而Si升高马氏体相变温度的物理原因. 在不同方向上施加应力时, 合金的电子结构发生变化, Fermi能级处的总态密度有明显提高. 从Fermi能级附近的能谱变化可看出, 应变使能隙减小, 能级的简并性提高. 在同一方向上施以不同的应变, 中心原子的3d和4s轨道上的电子数减少, 3d局域态密度变窄, 且峰值增加. 对比电子密度的变化, 在应力方向上的成键轨道有减弱的趋势, 而在垂直于应力的方向上出现增强, 导致FCC结构的稳定性降低. 这是外场(应力)作用下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9.
介绍了镉镍电池直流配电屏的组成及功能,并对直流屏运行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镉镍蓄电池的维护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0.
介孔分子筛SBA-15负载的双亚胺镍催化剂的合成及乙烯聚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金国新  张道 《科学通报》2003,48(24):2519-2523
应用新型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 成功地对后过渡金属镍双亚胺催化剂进行了物理和化学负载, 并应用元素分析,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 FT-IR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对载体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乙烯聚合结果表明, 载体催化剂不仅具有镍双亚胺均相催化剂的高活性, 而且由于载体孔道效应生成了纤维状聚乙烯, 同时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较均相催化剂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