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91篇
教育与普及   77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2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超声功率对锡锑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超声处理是改善金属凝固组织、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文研究了不同功率的高能超声对锡锑合金凝固过程的影响,分析了高能超声细化凝固组织的机理。随着声声功率的增加,合金组织得到了均匀细化,偏析消除;但功率提高到一定程度,细化作用衰减。  相似文献   
22.
以香叶醇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完成了西松烷型大环二萜类天然产物(±)-mayol的全合成,关键步骤是二价铬诱导的烯丙基氯化物与醛的分子内加成环化;同时完成了直链二萜类天然产物16-羟基香叶基香叶醇12的合成.  相似文献   
23.
蒎烯催化加氢制备顺式蒎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组分的含镍合金粉为原料,制备出多种类型的Raney Ni型催化剂,研究它们在蒎烯催化加氢制备顺式蒎烷反应中的加氢活性和选择性,筛选出这两项指标均比较理想的目标催化剂。分析在催化条件下影响蒎烯高压加氢反应的各种因素,进而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蒎烯催化加氢制备顺式蒎烷的最佳反应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00℃,反应压力6.0MPa,反应溶剂为正丁醇,原料纯度采用含85%以上α-蒎烯的松节油,催化剂用量为3%。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原料蒎烯转化率可达到100%,产物中顺式蒎烷的含量大于95%。  相似文献   
24.
八羰基二钴Co2(CO)8与叔丁基取代的环戊二烯反应,可以得到半夹心结构的羰基钴化合物Cp^tCo(CO)2(2)(Cp^t=η^5-^tBuC5H4),化合物(2)与元素碘进行反应可以被氧化成相应的钴的碘化产物Cp^tCo(CO)I2(3),采用碳硼烷含硫锂化合物[(THF)3LiS2C2B10H10Li(THF)]2(1)与18电子半夹心结构羰基钴的碘化物Cp^tCo(CO)I2(3)反应得到16电子半夹心结构化合物Cp^tCoS2C2B10H10(4),表征了化合物(2),(3)和(4),并解析了配合物(4)的X—衍射的单晶结构。  相似文献   
25.
利用酯基锡与缺位Keggin结构阴离子SiW11O8-39反应,合成了8种新的杂多阴离子--有机锡配合物.M5[(R′OOCCHR″CH2Sn)(SiW11O39)]*xH2O(M=K+,(Me4N)+;R′=CH3-,CH3CH2-,n-Bu-;R″=H,CH3-),通过元素分析、IR光谱、UV电子光谱、1H NMR、TGA-DSC热分析等测试手段对标题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26.
黄南平 《江西科学》2003,21(1):64-66
ε-己内酰胺与溴代十二烷,溴代辛烷,溴代已烷在氢化钠的作用下,在四氢呋喃中进行反应,合成了3种N-烷基-ε-己内酰胺,产率55%-67%,以番红、苯酚品红液等为染色剂,研究了N-烷基-ε-己内酰胺在多种植物材料染色过程中的助染作用。  相似文献   
27.
应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饮用水中锡,此法准确度、精密度令人满意.实验选定最佳工作条件载气400mL/min,屏蔽气800mL/min,灯电流60mA,负高压-320V.方法检出限为0.34μg/L,线性范围为(0~40.0)μg/L.目前测定饮用水中的锡国家还没有制定标准检验方法,本文的工作可为饮用水中锡的标准检验方法的制定做些探索.  相似文献   
28.
氧化铟锡薄膜在光学太阳反射镜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光学太阳反射镜抗静电放电用氧化铟锡薄膜的设计原则.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将氧化铟锡(ITO)薄膜应用于光学太阳反射镜(OSR)表面防静电放电时,ITO薄膜的表面方阻R□不能小于5 kΩ@□-1,否则会导致OSR的太阳光谱吸收率增加.建议取R□=5~106kΩ@□-1,薄膜厚度d=(150~200)×10-10 m.同时必须保证ITO薄膜接地效果良好,否则会使OSR表面充放电现象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29.
ITO透明半导体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ITO陶瓷靶的高温低氧工艺,在玻璃衬底上成功地镀制了ITO透明半导体膜,其可见光透过率达80%以上,电阻率降到3×10~(-4)(?)cm以下。  相似文献   
30.
钟儒刚  戴乾圜 《科学通报》1997,42(9):933-935
N-亚硝基化合物(NNC)在α-羟基化后生成重氮化物而与DNA结合发挥致癌作用是一已经被普遍接受的概念 但是仅用α-位的活性却在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均解释不了NNC的复杂的结构与致癌活性关系.越来越多的试验证据表明非α-位的代谢活化在NNC致癌机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曾对153种NNC的结构与致癌活性关系进行了定量模式辨认研究,结果表明:在NNC分子上经代谢产生两个亲电活性中心是形成最终致癌物的必要条件;并且,在α-位的第一活性中心与非α-位的第二活性中心之间的最适作用距离约为280pm;从而证明了NNC致癌作用符合于“双区理论”.根据双区理论,我们还探讨了N-亚硝基化合物中N-N键旋转能障与其致癌性的关系.对于甲基取代的亚硝基哌嗪及有类似结构的化合物比其母体化合物的致癌性有显著增强的现象,我们提出了:环上杂原子的邻基参与作用提高了甲基代谢产物的活性,形成第二亲电活性中心是重要影响因素的观点;这一观点在分析结构参数时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确定这一邻基参与作用的机制对于深入探讨NNC致癌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MNDO方法对具代表性的化合物,3,5-二甲基亚硝基哌嗪的甲基代谢活化产物与DNA碱基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