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4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72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2 毫秒
731.
在以前的研究中, 本实验室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 从人KT3 T淋巴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与CD2胞内区结合的新的蛋白分子, 称为v-fos转化效因子(v-fos transformation effector, Fte-1).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鉴定了Fte-1与CD2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和Fte-1的生物学功能. 应用研究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生物传感器分析了CD2胞内区与Fte-1结合特性和亲和力, 表明二者确为特异性结合, 其解离常数KD值为10-7 mol/L; 分子缺失突变和体外磷酸化实验结果表明, Fte-1可被蛋白激酶C(PKC)磷酸化, 其磷酸化位点为Ser238; 基因表达研究显示, 在Jurkat 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中Fte-1呈簇集性分布; CD2单克隆抗体T11刺激Jurkat T淋巴细胞后, Fte-1这种簇集性分布特征消失, 而趋向细胞膜, 并与 CD2共定位于细胞膜区域; Fte-1的PKC磷酸化位点Ser238突变为Gly238后, 其与CD2分子的共定位能力丧失, 表明Fte-1的Ser238的PKC磷酸化对Fte-1和CD2在T淋巴细胞内的结合起关键作用; 使用Fte-1干扰RNA技术抑制Fte-1在Jurkat 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 可抑制佛波酯(PMA)和离子霉素(ionomycin)引起的Jurkat T淋巴细胞激活后凋亡, 提示Fte-1参与了CD2对T淋巴细胞凋亡的调节. 上述结果进一步确证Fte-1是CD2胞内区的特异结合蛋白, 并可能参与了CD2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传递.  相似文献   
732.
以TI(Texas Institute)于2003年发布的全数字锁相环为原型,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锁相环系统结构的改进方案.系统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结构在保证系统对稳定性、输出精度、分辨率和锁定时间要求的前提下,简化了系统结构并降低了功耗.  相似文献   
733.
奇云 《世界科学》2005,(5):20-20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所引起的疾病。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认为,艾滋病病毒具有潜伏期,需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才会对身体造成实质伤害。形成这一观念的部分原因是,很多病人可能十多年之内都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然而,最近的两项研究结果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美国两个科学家小组通过实验发现,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立即对免疫系统内特定的免疫细胞——CD4T细胞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734.
本文通过对SIT逆变器技术特点的分析,采用集成数字锁相环,并根据相位补偿原理,设计了一种无相差锁相环控制系统,解决了SIT逆变器的浪涌冲击和功率因数偏小等问题。  相似文献   
735.
一种人外周血NK细胞高效扩增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从人PBMC中高效扩增CD3~- CD56~+NK细胞的方法。方法 使用干细胞生长培养基,在抗CD3单抗和IL-2的作用下,从健康成人PBMC中诱导扩增CD3~- CD56~+NK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扩增细胞的免疫表型。结果 PBMC经抗CD3单抗、IL-2联合作用获得大量增殖,在14d时扩增54.3±5.5倍,含有(52.4±7.9)%CD3~- CD56~+NK细胞。结论 可使用干细胞生长培养基,在抗CD3单抗和IL-2协同刺激下大量扩增NK细胞,为应用NK细胞进行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扩增NK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6.
叙述了集成锁相本振源的原理、关键技术及设计过程 ,并应用Motorola大规模集成电路 ,采用“脉冲吞食”可变分频技术设计L波段锁相本振源 ,达到了很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737.
TCRαβ+CD4-CD8- (TCR+ DN) thymocytes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periods, i.e. after either 9 or 18 days of culture in the fetal thymic organ culture (FTOC) system, were characterized in the properties of phenotype,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apopto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ti-CD3 mAb significantly promoted proliferation of TCRαβ+ DN cells generated after 18 days of culture in FTOC, whereas the cells generated after 9 days of culture responded to anti-CD3 mAb by proliferation weakly. IL-7 efficiently induced TCRαβ+ DN cells at day 9 of FTOC to differentiate into TCRαβ+CD4+/CD8+ SP cells without detectable transitional stage of TCRαβ+CD4+CD8+ (DP) cells. In contrast, fewer TCRαβ+ DN cells generated after 18 days of FTOC were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SP cells. The thymic stromal cell line MTEC5 cells synergized with IL-7 to promot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CRαβ+ DN cells. In addition, TCRαβ+ DN cells were shown to be less susceptible to apoptosi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major thymocyte subsets. Taken together, these data have provided insight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CRαβ+ DN thymocytes.  相似文献   
73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问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特性及其诊断标准和免疫组化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复习60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结果:60例中20例发生在胃,14例发生在小肠,12例发生在结肠,9例发生在肠系膜,5例发生在食管.光镜下有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两种形态.肿瘤分为四个亚型:平滑肌细胞分化型(16例),神经源性分化型(9例),平滑肌和神经双向分化型(12例),未分化型(23例).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CD34阳性40例,CD117阳性60例,部分病例Aetin、SMA和/或S-100、PGP9.5阳性.肿瘤有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种分化.结论:GIST是发生在消化道的-组间叶源性肿瘤,免疫组化特征为CD17阳性率100%,CD34阳性率66,7%。光镜下细胞形态相似,不易分型,需做免疫组化分型,并根据肿瘤大小、细胞分化程度、免疫组化分型等综合分析确定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739.
β-环糊精衍生物及其在医药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β-CD衍生物的制备、β-CD衍生物与客体分子包合物的制备与鉴定以及β-CD衍生物在医药学上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β-CD衍生物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着重讨论了β-CD衍生物在医药学上的应用,并与母体β-CD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40.
从转子振动的特点出发,根据傅立叶变换与傅立叶级数的关系,提出了两种精确提取转子振动幅相特征的方法。该方法在转子振动测试分析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