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2篇
丛书文集   63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2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王晓玲 《河南科学》1998,16(2):163-166
为了避免Cr(OH)3引起的污染,本文用改进的方法合成了配合物Cr(nic)2(H2O)3OH,这里nic表示尼克酸根。通过红外光谱、热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尼克酸以羧基氧与铬(Ⅲ)配位。对该配合物与酸的反应特性和可能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2.
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痕铬的基体改进剂进行了比较研究,选g(NO3)2为基体改进剂,拟定了不需校正背影、不用分离直接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铬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用透射电镜观察铬(Ⅲ)处理18d后的亚心形扁藻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铬浓度较低时(≤1.5×10-5mg/L,对细胞的伤害不明显.当铬浓度增大时,出现细胞核变形,核膜解体,线粒体膨大或解体;类囊体缺失,排列散乱,叶绿体膜系统溃解.  相似文献   
14.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模拟实验,研究了汾河太原段河床沉积物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及其升迁释放规律。结果表明:(1)在河床沉积物中,铬铜的存在形态主要以难溶残余态存在,含量百分比分别为44.20%,53.06%;(2)在静态吸附实验中,河床沉积物对铬铜的吸附性能很强,且随pH的升高而略有增加,2h即可达到吸附平衡终点,pH=5时,残留量仅为[Cu^2 ]=4μg/g、[Cr^6 ]=11μg/g,随pH的升高和净度的增加而减小,但[Cr^6 ]、[Cu^2 ]升迁释放量很小,仅占总量的1.1%-0.9%和4.3%-1.9%;(3)河床沉积物中铬铜的升迁释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释放量随pH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二苯基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镀锌层中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二苯基碳酰二肼与微量铬的显色反应,在硫酸介质中铬与二苯基碳酰二肼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紫红色络合物,在波长为550nm处测其吸光度。当铬含量在0-25μg/5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此法应用于铁片镀锌层中微量铬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6.
铬法与锰法测定地表水COD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采用铬法与锰法测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园湖水COD值以及铬法与锰法分析条件、氧化率的相互比较.其结果表明:铬法精度高于锰法,铬法比锰法氧化完全,因此,采用铬法来作为控制有机污染物综合性指标比用锰法更为适宜,在测定清洁的地表水COD值时可用锰法,但对于受污染的地表水用铬法更适合。  相似文献   
17.
对皮革废渣(蓝皮屑)渗漏液中铬的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测定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的线性范围0-0.400mg/L,吸光度A对浓度c(mg/L)关系回归方程为:A=0.779c-0.0005,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检出限为0.007m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加标回收率为100%~105%,用此法对废渣渗漏液中铬的测定表明铬的形态为三价铬,因此,测定总铬时需先加H2SO4-HNO3进行消解,再以KMnO4氧化,二苯碳酰二肼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  相似文献   
18.
在模拟氧化及酸性土壤条件下,用制备的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进行了砷酸根、铬酸根离子的竞争吸附实验,研究了砷酸根离子和铬酸根离子不同用量及不同添加顺序对竞争吸附的影响,并与蒙脱石和含水氧化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对砷酸根及铬酸根离子有不同的吸附能力,但在实验条件下砷酸根及铬酸根离子在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表面不发生竞争吸附。砷酸根和铬酸根的吸附顺序对其吸附量有一定的影响。竞争吸附实验的砷酸根、铬酸根吸附量均高于对其单阴离子的吸附量,此现象在复合体表面最为明显,说明复合体具有独特的阴离子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9.
现代计算技术向科学技术研究各个领域渗透, 形成了诸多新兴交叉学科. 在对结晶学发展历史和需要解决的基本科学问题作了分析之后, 基于理论研究、晶体制备实验与数学建模计算三者必须紧密结合、互为依托的认识, 提出了计算结晶学的构想, 并以复杂氧化物晶体体系: 铝-尖晶石晶体为例, 通过选取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 确定晶体结构的数学表达, 进行生长基元稳定能计算并给出晶体的有利生长基元, 描述晶体生长形态的形成过程等, 阐述了计算结晶学的基本思想与研究方法. 所得到的结论与水热法制备铝-尖晶石晶粒的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棕色尖晶石颜料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如下几种色料的制备:(1)ZnFeCrO4;(2)ZnFeCrO4中部份ZnO被FeO或NiO FeO所置换;(3)ZnFeCrO4中部份Fe2O3或部份Fe2O3 Cr2O3被Al2O3所置换。借助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讨论了色料的合成过程和晶体结构。最后,通过色釉试验,参照色度测定数据,阐述了颜料的组成和结构对色釉颜色的影响。表明铁离子出现在尖晶石结构中四面体间隙位和八面体间隙位的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如果Fe^3 尽量少地占据四面体间隙位,则出现制出红色值对黄色值之比趋向极大的红棕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