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2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289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395篇
教育与普及   4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3篇
现状及发展   42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692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363篇
  2000年   321篇
  1999年   334篇
  1998年   261篇
  1997年   260篇
  1996年   270篇
  1995年   269篇
  1994年   254篇
  1993年   207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47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作者根据显著观测和发光光谱的测试结果表证实了在ZnS:Cu单晶中,蓝色铜发光中心及绿色铜发光中心的分布和位错线区域的横向与纵向的显著与纵向的显著结构有着固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2.
红背桂树叶提取物绿色合成铁纳米颗粒(Fe NPs)在水环境修复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但由于Fe NPs存在团聚、易氧化等不稳定因素,在去除污染物时抑制了反应活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用一步法制备了高岭土负载Fe NPs (K-Fe NPs),并系统地检测了其对孔雀石绿和Pb2+混合污染物的去除反应活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Fe NPs、高岭土和K-Fe NPs进行表征和分析。3种材料对比实验结果表明,K-Fe NPs对单独的孔雀石绿和Pb2+的去除效率(99.10%和93.41%)优于Fe NPs(93.67%和85.33%)和高岭土(32.54%和12.50%)。此外,K-Fe NPs经过4次重复循环对孔雀石绿和Pb2+的去除率仍分别为74.02%和55.48%。结果表明,K-Fe NPs在染料和重金属离子复合污染修复领域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3.
通过简单的方法合成了一种兼具柔韧性和拉伸性的室温快速自修复磁性聚合物高分子。基于单分子磁体Mn12-Ac和含有脲键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高分子基底之间的氢键作用,该复合物材料展现了出色的磁性和室温快速自修复性质(修复时间为60 s,修复效率为99.5%)。这项工作将为磁性自修复材料在未来智能器件、响应型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64.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纯铁离子氮化缓冷后时效时,其扩散层中相的转变过程,并用实验力学中测定宏观应变的Moire法原理,通过对电镜水纹图象进行分析,测定了a"与a_N相间的共格应变值。  相似文献   
65.
室温,氮气氛下,铜(Ⅱ)盐和双二苯基膦戊烷(dppp5)在溶液中通过还原取代反应合成了8种铜(Ⅰ)配合物(1.[Cu(dppp5)]2(BF4)2,2.[Cu2(dppp5)2(C8H3O2SF3)2],3.[Cu2(dppp5)3](CCl3COO)2,4.[CuBr(dppp5)]2,5.[Cu2(dppp5)Cl2],6.[Cu2(dppp5)3](CH3COO)2,7.[Cu(dppp5)(NO3)],8.[Cu2(dppp5)3](ClO4)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摩尔电导测定对其进行表征,表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有机膦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66.
利用吸收光谱法和直流极谱法研究了Cu~(2+)的还原状态、抗坏态、抗坏血酸浓度及溶解氧对Cu~(2+)与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位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u~(2+)与三磺基四苯(?)基四苯基卟啉配位反应的可能机制为抗坏血酸首先将高价铜还原为亚铜,亚铜离子与配位剂生成对氧成对氧敏感的不稳定中间体Cu~(Ⅰ)——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合物,立即又被溶解氧氧化为Cu(Ⅱ)——Ⅱ)——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合物。  相似文献   
67.
通过酰氯与胺的作用合成了配体N,N,N′,N′-四〔2-(2-吡啶基)乙基〕(o,m,p)苯二甲酰胺。该配体和铜(Ⅱ)配合,合成了三种新配合物,并以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摩尔电导率、元素分析及核磁共振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8.
研究过渡金属催化条件下,卤代丁烷结构等对苯乙烯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影响规律。方法,以卤代丁烷C4H9X(X=Br,I)/卤代亚铜CuX(X=Cl,Br,I)/配位体(2,2″-联吡啶(bpy,三苯基膦(PPh3)体系为引发体系,研究苯乙烯本体自由基聚合动力学。  相似文献   
69.
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同时测定铁和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铁(Ⅲ)和钒(Ⅴ)对溴酸钾氧化维多利亚天蓝B褪色的催化作用及在不同反应条件下二者催化作用的差异,以及反应条件作为化学计量学中的量测通道,应用CPA矩阵法对铁(Ⅲ)和Ⅴ同时测定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同时测定铁和钒的方法,在铁(Ⅲ)和钒Ⅴ浓度比为1:20 ̄40:1的范围内,应用该法对其混合物进行测定,回收率分别为95.5%和103.5%。  相似文献   
70.
铁铝原子在金属间化合物形成中的扩散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采用铁铝扩散偶,研究铁铝原子在化合反应中的扩散和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机理,扩散偶在铁铝低共熔反应温度上下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扩散偶在低于共熔反应温度处理时,在扩散偶铁-铝界面铁的一侧,通过铝原子的扩散,形成了富铝相金属间化合物FeAl2;而在高于共熔反应温度处理时,则在铁-铝界面上,通过铁、铝原子的互扩散形成了金属间化合物Fe3Al5,并随时间向两旁生长,两种化合物均为多孔体。研究发现铁、铝原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