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23篇 |
免费 | 131篇 |
国内免费 | 13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1篇 |
丛书文集 | 205篇 |
教育与普及 | 13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7篇 |
现状及发展 | 14篇 |
综合类 | 388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63篇 |
2020年 | 61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77篇 |
2014年 | 161篇 |
2013年 | 140篇 |
2012年 | 176篇 |
2011年 | 172篇 |
2010年 | 173篇 |
2009年 | 159篇 |
2008年 | 156篇 |
2007年 | 142篇 |
2006年 | 134篇 |
2005年 | 155篇 |
2004年 | 109篇 |
2003年 | 155篇 |
2002年 | 149篇 |
2001年 | 159篇 |
2000年 | 165篇 |
1999年 | 188篇 |
1998年 | 161篇 |
1997年 | 129篇 |
1996年 | 149篇 |
1995年 | 156篇 |
1994年 | 135篇 |
1993年 | 121篇 |
1992年 | 93篇 |
1991年 | 86篇 |
1990年 | 79篇 |
1989年 | 77篇 |
1988年 | 46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在肃北县大敖包沟铜镍矿的勘查中,先后采用了地面高精度磁测、井中磁化率、井中三分量测量等物探方法,不同物探方法的有机组合取得了较好的勘查效果。不同物探方法的有机组合,在该矿区找矿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该区和邻区寻找同类矿床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4.
分析了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转炉冶炼中碳含量钢的难点,探讨了转炉冶炼中碳含量钢的操作要点,控制好碳、温平衡,做好造渣脱磷操作. 相似文献
75.
铜锡合金旧电镀液的光亮改造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孙喜莲,冯绍彬一、电镀光亮铜锡合金工艺的发展电镀含锡10%左右的铜锡合金镀层,又叫低锡青铜,是广大电镀工作者所熟悉的镀种,也曾是国内应用普及量最大,生产历史最长的合金镀种之一。传统的工艺没有光泽,需电镀1... 相似文献
76.
建立了用于新药阿斯匹林铜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采用YWG C1 8柱 ,在室温下 ,n(乙腈 )∶n(水 )(内含 0 .2 %三乙胺 ,用H3 PO4调pH值至 2 ) =32∶68为流动相 ,药用标准品阿斯匹林和水杨酸为对照品 ,在紫外 2 30nm处检测阿斯匹林和水杨酸的含量 ;阿斯匹林铜和水杨酸铜的最小检测限为 0 .0 52mg·L-1 ,0 .0 4mg·L-1 ;阿斯匹林铜和水杨酸铜的平均回收率为 99.7% ,99.9% . 相似文献
77.
传统测定常量铜的方法常采用碘量法,其准确度较高,但是试剂较贵。用EDTA滴定法有时终点误差较大。以铜切口指示终点的交流示波极谱滴定法也可以测定铜,但铜的测定范围不很宽。我们曾用DDT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作为有机螯合沉淀剂,并以它的切口出现为终点成功地进行了定影液中银的测定。利用这一原理, 相似文献
78.
Cu2+基态b2g的g因子微扰公式及对Cs2CuCl4和T2CuBr4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文 [1~ 4 ]报道了Cu2 +(3d9)离子的光学、磁学和电子顺磁共振 (EPR)等重要性质 ,但这些文献只研究了六配位八面体四角对称晶场中的 3d9离子基态a1g或b1g的性质 ,而在Cu2 +的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化合物中 ,大量存在四配位四面体低对称的情况 .因此 ,我们利用晶体场理论推导出了斜方的 3d9/ 3d1离子四面体络离子 (AX4 ) n - 基态b2 g的EPR g因子的三阶微扰式 ,并用该式研究了晶体Cs2 CuCl4 和T2 CuBr4 的EPR g因子 ,其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1 理论在晶体场中 ,考虑到自旋 轨道 (SO)… 相似文献
79.
块状Cu-Ti纳米晶合金的直接形成——高压下从高温固相淬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晶材料的研究是目前材料研究的热点课题.目前,纳米晶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法,1.气相冷凝法;2.非晶晶化法.气体冷凝法是由蒸气冷凝先制得纳米晶粒,然后再压实而成块,纳米晶粒表面易污染,压后的界面很难达到很好的结合;而且压的块不致密,不利于纳米晶粒的研究和应用,非晶晶化法虽说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但是也有不利的一面;它必须要先制成非晶,然后再对其处理晶化形成纳米晶,这样就决定了这些纳米晶体系必须首先能形成非晶,否则也不可能形成纳米晶.其次,非晶样品目前最多只能是二维大尺寸的非晶薄带,因而其处理后产生的样品也只能是纳米晶的薄带. 相似文献
80.
含苯并三唑和噻二唑单元的铜缓蚀剂制备和缓蚀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硫烷基法反应,制备了含有苯并三唑和噻二唑单元的分子内聚集物(SBTA);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极化曲线法和电化学阻抗谱法,研究了在3%NaXCl(ω=0.03)和0.5mol/LH2SO4溶液中SBTA对铜的蚀作用,通过FT-IR方法考察了铜表面的腐蚀产物。结果表明,SBTA在3%NaXCl溶液中的缓蚀效果优于0.5mol/LH2SO4溶液中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