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23篇 |
免费 | 131篇 |
国内免费 | 13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1篇 |
丛书文集 | 205篇 |
教育与普及 | 13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7篇 |
现状及发展 | 14篇 |
综合类 | 388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63篇 |
2020年 | 61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77篇 |
2014年 | 161篇 |
2013年 | 140篇 |
2012年 | 176篇 |
2011年 | 172篇 |
2010年 | 173篇 |
2009年 | 159篇 |
2008年 | 156篇 |
2007年 | 142篇 |
2006年 | 134篇 |
2005年 | 155篇 |
2004年 | 109篇 |
2003年 | 155篇 |
2002年 | 149篇 |
2001年 | 159篇 |
2000年 | 165篇 |
1999年 | 188篇 |
1998年 | 161篇 |
1997年 | 129篇 |
1996年 | 149篇 |
1995年 | 156篇 |
1994年 | 135篇 |
1993年 | 121篇 |
1992年 | 93篇 |
1991年 | 86篇 |
1990年 | 79篇 |
1989年 | 77篇 |
1988年 | 46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以p204为萃取剂,260号磺化煤油为稀释剂,从铜转炉烟灰酸浸净化液中萃取分离锌.考察萃取振荡时间、p204的体积分数、相比率(O/A)以及料液初始pH值对锌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分析确定p204从铜转炉烟灰酸浸净化液中萃取分离锌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表明:室温条件下,当萃取平衡时间为6 min,p204的体积分数为30%,相比率(O/A)为2∶1,料液初始pH值为3.0时,锌的一级萃取率达到57.32%.经4级错流萃取可以将料液中锌的质量浓度降低到0.027 g/L,锌萃取率达到97.26%.负载有机相经2 mol/L的H2SO4反萃,锌可完全反萃. 相似文献
23.
结合现行规范在阐明预应力铜束数量估算原理的基础上,从工程实际的角度出发,用VisualBasic语言编制“预应力铜柬数量估算”程序,并把计算结果与桥梁博士相对比,以验证本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4.
基金持仓与商品期货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铜期货市场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考察基金操作行为与铜期货价格之间的关系,利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公布的交易商持仓报告提供的持仓信息,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国际基金操作行为与国际铜期货价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价格收益率正向Granger影响基金净多持仓,即收益率上升会引起基金净多持仓的增加.但一般而言,交易商包括基金的净持仓并不引领价格变化.另一方面,瞬时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显示,基金净持仓与期货价格之间存在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
建立了基于AFM的单晶铜薄膜纳米压痕过程的三维分子动力学模型,采用Morse势函数计算试件原子与压头原子之间,试件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了不同温度的纳米压痕过翟中试件变形区域大小、系统能量变化.结果显示单晶铜薄膜的纳米压痕的力学机理是非晶态产生的变形.温度对纳米压痕过程有显著的影响.压痕过程中试件材料变形区域面积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加.不同温度下的系统势能-步长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是系统势能值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6.
Cu-Ag共格界面的价电子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界面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虽然关于晶界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进展,而相界面的研究还很不深入,本文的目的就是尝试利用余瑞璜提出的“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以下简称经验电子论)对Cu-Ag共格界面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7.
荧光素(HFin)可发射强而稳定的荧光,Cu^2+能氧化HFin而导致HFin的荧光信号猝灭.Cu(Bipy)^2+(Bipy为α,a’-联吡啶)与4.0-D-Cu(4.0-D为4代聚酰胺-胺树枝状分子)能催化Cu^2+氧化HFin的反应,使HFin荧光信号剧烈猝灭,且Cu^2+的含量与AF值呈线性关系.基此实验事实,建立了Cu(Bipy)2+和4.0-D—Cu(4.0代树枝状铜配合物)催化HFin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40~28(Pg mL^-1),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AF=209.5+14.39Ccu^2+(Pg mL^-1),n=7,相关系数r=0.9991,检出限为1.0×10^-14g mL^-1.分别对0.040和28(Pg mL^-1)Cu^2+重复测定8次,RSD依次为3.1%和4.2%.本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并成功用于人发与茶叶中痕量铜的测定.同时探讨了Cu(Bipy)^2+和4.0-D—Cu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8.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法和循环伏安法等方法研究了铜(Ⅱ)配合物[Cu(phen)(BIP)](ClO_4)_2(phen = 1,10-邻菲咯啉;BIP = 2-(3′,4′-亚甲二氧基苯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与小牛胸腺DNA (CT-DNA) 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模式为插入方式,与DNA的键合常数为1.06×10~5 L·mol~(-1). 相似文献
29.
为建立能同时测定工业废水中铁、铜含量的化学方法 本文提出铁、铜与 5 Br PADAP及TritonX 1 0 0在 pH2 .67缓冲液中生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 ,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 ,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多波长测量 ,测量的数据输入计算机 ,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处理 本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 ,回收实验结果也令人满意 ,回收率在 96.0 %~ 1 0 3.3%之间 采用本法能较好地消除工业废水中共存组分的干扰 ,对铁、铜含量进行选择性测定 ,而且具有计算简便、快速、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30.
关于地面辐射供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地面辐射供暖的发展概况、系统型式、构成特点及设计施工方法,通过工程实际提出目前地面辐射供暖在设计施工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改进方法,阐述了地面辐射供暖的优缺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