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20篇 |
免费 | 136篇 |
国内免费 | 13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1篇 |
丛书文集 | 205篇 |
教育与普及 | 13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7篇 |
现状及发展 | 14篇 |
综合类 | 388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63篇 |
2020年 | 61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77篇 |
2014年 | 161篇 |
2013年 | 140篇 |
2012年 | 176篇 |
2011年 | 172篇 |
2010年 | 173篇 |
2009年 | 159篇 |
2008年 | 156篇 |
2007年 | 142篇 |
2006年 | 134篇 |
2005年 | 155篇 |
2004年 | 109篇 |
2003年 | 155篇 |
2002年 | 149篇 |
2001年 | 159篇 |
2000年 | 165篇 |
1999年 | 188篇 |
1998年 | 161篇 |
1997年 | 129篇 |
1996年 | 149篇 |
1995年 | 156篇 |
1994年 | 135篇 |
1993年 | 121篇 |
1992年 | 93篇 |
1991年 | 86篇 |
1990年 | 79篇 |
1989年 | 77篇 |
1988年 | 46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中国电信"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的大规模推进,接入网的宽带提速呈现出白花齐放的局面",光进铜退"、"光铜协作"等各种模式应运而生,基于VDSL2的Vectoring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消除FEXT对VDSL2性能的影响,实现相同距离下速率的提升,或相同速率的更广覆盖,为宽带提速提供了又一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开链冠醚2,6—二(8‘—喹啉氧甲基)—4—甲基—苯甲醚及其Ag(I),Cu(Ⅱ),Ni(Ⅱ)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设计合成一种尚未见文献报道的酚型双臂开链冠醚化合物L(L-2,6-二(8'-喹啉氧甲基)-4-甲基-苯甲醚),经元素分析,IR,^1HNMR,MS等方法确定了其组合和结构,其Ag(I),Cu(II),Ni(II)固体配合物的元素分析结果青明,金属离子不同,则其配合物的配位比(M:L)不同,Ag(I)配合物为1:1,Cu(II,Ni(II)配合物为2:3,并运用热重-差热分析对其热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电镀废水中镀,铜,镉,镍,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电镀废水中锌,镉,镍,铬的含量,测定的灵敏度高,回收率94% ̄106%,相对标准偏差低于7.1%,操作简便快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传统测定常量铜的方法常采用碘量法,其准确度较高,但是试剂较贵。用EDTA滴定法有时终点误差较大。以铜切口指示终点的交流示波极谱滴定法也可以测定铜,但铜的测定范围不很宽。我们曾用DDT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作为有机螯合沉淀剂,并以它的切口出现为终点成功地进行了定影液中银的测定。利用这一原理, 相似文献
15.
杨书懿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1):96-100
本文以咪唑并[1,2-b]哒嗪(L)和碘化亚铜为起始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例咪唑并哒嗪碘化亚铜配位聚合物LCu2 I2.采用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单晶衍射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表征.此外,该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16.
孤山子超镁铁质岩体是冀东地区重要的磁铁矿源之一,同时也拥有较好的铜镍矿床的成矿条件。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该铜镍矿床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3种类型:气液两相包裹体(个别为纯液相包裹体)、富CO2三相包裹体和纯气相包裹体。孤山子铜镍矿床的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中盐度和中低密度的酸性流体,形成深度约为85.~98.km,成矿流体压力约为106~138 M Pa。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了以丙烯酸酯共聚物为分散介质、以碘化亚铜为分散相的导电涂料的制备方法。着重讨论了共聚物和碘化亚铜性质及其相互配比对涂层导电性的影响,即碘化亚铜用量及粒度、共聚物中酸含量、共聚物玻璃化温度及交联密度对涂层导电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报导了4个Schif碱配体的Cu(Ⅱ)配合物[(Cu(Ⅱ)(L1)]ClO4(1),[Cu(Ⅱ)(L2)(H2O)]BF4(2),Cu(Ⅱ)2(L3)2(Cl)2(3)和[Cu(Ⅱ)2(L4)(OH)(H2O)2](BF4)2(4)的合成和晶体结构以及它们的电子光谱特性.4个配体由醛与胺缩合而得,产物未经分离,直接用于合成配合物,以配合物产率计,缩合反应的产率不低于60%.通过比较它们的晶体结构参数发现双核配合物的Cu(Ⅱ)-Ophen键较单核配合物相应的键长,可见区电子吸收光谱显示配合物(1)的d-d跃迁吸收波长(557nm)比配合物(2),(3),(4)相应的吸收波长(605~608nm)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