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08篇 |
免费 | 60篇 |
国内免费 | 9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150篇 |
教育与普及 | 14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3篇 |
现状及发展 | 14篇 |
综合类 | 20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69篇 |
2012年 | 80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65篇 |
2009年 | 111篇 |
2008年 | 98篇 |
2007年 | 124篇 |
2006年 | 103篇 |
2005年 | 104篇 |
2004年 | 80篇 |
2003年 | 93篇 |
2002年 | 85篇 |
2001年 | 115篇 |
2000年 | 97篇 |
1999年 | 68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79篇 |
1996年 | 74篇 |
1995年 | 72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69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以热带海草床沉积物土著硫氧化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为目的,首先选择培养基并对海南文昌海草床沉积物中可培养硫氧化细菌进行了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进而利用16S rRNA测序方法获得了硫氧化细菌的分类信息并建立了系统发育树,最后对其硫氧化性质进行检测,共分离鉴定出38株具有硫氧化功能的菌株,它们均来源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中的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中弧菌属(Vibrio)、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产微球茎菌属(Microbulbifer)为优势属,同时获得了嗜盐单胞菌属(Halomonas)、海杆菌属(Marinobacter)和深海海旋菌属(Thalassospira)中常见的硫化物氧化细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海南文昌海草床环境样品中硫氧化细菌的多样性丰富,且不同站位之间受沉积物间隙水硫化物浓度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本研究获得了海南文昌海草床不同类型的硫氧化细菌菌株,丰富了海南海草床土著硫氧化细菌的菌种资源,为海草床沉积物硫化物微生物治理技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23.
本文讨论了在La_2SO_6:Tb~(3+)中掺入Ce~(3+)后,可以使Tb~(3+)离子~5D_4→~7F_j跃迁显著增强,~5D_3→~7F_j迅速淬灭,因而改变了发射光谱的能量分布,明显增强了绿光发光强度,大大降低了蓝光发光强度,提高了绿光纯度。实验表明,La_2SO_6:Ce~(3+),Tb~(3+)是一种高效绿光磷光体。通过分析,认为体系中Tb~(3+)离子~5D_4→~7F_j跃迁的增强作用是由于Ce~(3+)→Tb~(3+)离子的能量传递所致,其能量传递机理属于非辐射共振能量转移,并存在着多渠道的能量传递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敏化发光的动力学方程,得出了该体系含铽及不含铽时,Ce~(3+)离子处于激发态上的粒子数衰减公式以及铈铽双掺杂的能量传递效率表达式。 相似文献
24.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
磷酸盐在广泛的化学和生物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新型磷酸盐光学传感器的发展非常重要.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个新型选择性测定磷酸盐的传感器,该传感器是基于桑色素和锆离子(Zr~(4+))诱导的Zr~(4+)与磷原子之间的电子和能量转移,对磷酸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可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在洗涤剂样品中磷酸盐的检测中有很好的效果.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化学传感器能高效的检测水介质中的磷酸盐,在环境和生物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5.
26.
27.
在LaNiAl11O19+δ的基础上 ,制备了一系列磁铅石型复合氧化物LaNi0 .5M0 .5Al11O19+δ(M =Mn ,Fe ,Cu ,Co)催化剂 ,并用XRD和TPR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不同M原子均可同晶取代Ni原子进入催化剂晶格内部 ,此系列催化剂均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和相似的还原稳定性 .在CO2 重整CH4 制合成气反应过程中 ,还原态复合氧化物LaNi0 .5Co0 .5Al11O19+δ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并且与还原态复合氧化物LaNiAl11O19+δ催化活性相当 .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 ,催化活性并没有因为催化剂中Ni量的减少而降低 ,由此推测 ,对于此反应来说 ,仅仅只是一部分的Ni起作用 相似文献
28.
29.
负载型硫酸锆催化剂催化合成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负载型硫酸锆催化剂ZS/AC,用FT-IR、XRD、N2吸附-脱附、EDS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负载量较低时,硫酸锆能很好地分散在载体上;负载量≥40%时,有四水硫酸锆晶相出现.该系列催化剂对乙二醇单乙醚与乙酸的酯化反应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且对目标产物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的选择性为100%.在最佳的负载量和反应条件下,乙二醇单乙醚的转化率高达97%,极具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LEED强度的多重散射分析,进一步确定Zr与氧作用在低覆盖量下(<1ML),形成(2×2)-O结构,是氧吸附后进入Zr表面原子层下,占据八面体空位,形成有两层氧的under layer结构,Zr表面原子层有Fcc重构。分析得到的Zt-O键距为0.232nm,而Zr-Zr间距增大为0.268nm,比原来的距离增大约4.3%,这是由于氧插入的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