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4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275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73篇
教育与普及   28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9篇
现状及发展   71篇
综合类   579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233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46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痕法研究了Zr47.9Ti0.3Ni3.1Cu39.3Al9.4与Ti40Zr25Be30Cr5两种非晶合金的塑性变特征,考查了载荷与痕速度对塑性变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铸态非晶合金样品的剪切带表现出同的特征:Ti非晶合金在痕两侧剪切带现分枝特征,随着载荷和痕速度的增加,出现多重分枝和混乱分特征;而Zr非晶合金的剪切带特征以一次剪切带为主,随载荷和痕速度增加,剪切带特征向单一、平滑趋势转变.进一研究了弛豫对Zr非晶合金痕变特征的影响,发现弛豫使Zr非晶合金剪切带向分枝特征转变.从自由体积观点探讨了两种合金中同剪切带特征的和演制.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微观扩散方程,采用微观离散格点相场法研究Ni-Mo原子间四近邻相互作用能对Ni75Al14Mo11合金沉淀过程微观机制的影响。通过原子尺度的结构演化图、表征浓度和有序度的成分序参数和长程序参数分析沉淀相的有序化、簇聚、镍原子反向析出及粗化行为等。研究结果表明:最近邻、第三近邻原子间作用能增大,可促进沉淀相的簇聚及有序化,但抑制后期镍基原子团簇的反向析出及粗化;次近邻、第四近邻原子间作用能增大的影响则与之相反;在相同条件下,外层作用能对沉淀相的有序化和簇聚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93.
FGH95镍基合金组织结构对持久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温度热等静压FGH95合金进行完全热处理、组织形貌观察、XRD谱线分析及持久性能测试,研究FGH95合金组织结构对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IP温度升高,分布在原始颗粒边界处的粗大γ′相数量和尺寸逐渐减小,当HIP温度提高至1 180℃,晶粒明显长大。热等静压合金经完全热处理后,粒状碳化物沿晶界和晶内不连续分布,且细小γ′相在基体中弥散析出。经X线衍射分析,随热等静压温度升高,γ和γ′两相晶格常数略有增加,但错配度逐渐减小;在650℃,1 034 MPa条件下,由于1 120℃HIP合金完全热处理后具有较高的晶格错配度,致使合金具有较长持久寿命;合金在蠕变期间的变形特征是位错滑移,位错绕过或剪切γ′相。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某铅锌矿区居民从饮用水途径获得的铅暴露水平。方法随机选择某铅锌矿区居民和对照组居民2组人群共65人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其从饮用水途径的铅摄入量。结果该铅锌矿区饮用水铅含量几何均数为20.6μg/L,高于对照地区(几何均数为6.0/μg/L)(P〈0.01)。矿区居民每日经饮用水途径的铅摄入量,男性为45.5μg/d,女性为26.9μg/d,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该铅锌矿区由于饮用水导致的铅暴露处于较高水平,长期暴露将会导致人体内的铅含量增高,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995.
利用ANSYS/LS-DYNA显式动力学分析有限元法对Zr55Al10Cu30Ni5块体非晶合金的室温轧制塑性变形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非晶合金变形区域内的最大剪切应力分布与压下率的关系。计算得出了稳定轧制阶段不同压下率下非晶合金的应力和应变分布。计算结果表明,轧制变形区的最大剪切应力随压下率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在最大剪切应力超过屈服应力的局部区域非晶合金发生了非均匀塑性变形。模拟分析的结果与实验研究结果相符合,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室温轧制变形诱导非晶合金微观结构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钽十钨合金(Ta10W)具有很高的高温强度、良好的延展性、可焊性和优良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高温、高压、耐腐蚀等工作环境,广泛应用在化工、航空航天、原子能工业和高温元器件等领域。但Ta10W合金大气下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则相对较差,在500℃时Ta10W合金就会出现"pest"氧化现象,温度越高,氧化越剧烈,直至完全"粉化"破坏。采用1500℃~1600℃,保温10min~30min的料浆熔烧工艺,在合金表面制备具有良好热稳定性和高温抗氧化性的硅化物涂层,涂层可以保护合金基体不受高温腐蚀或减缓腐蚀速率,保持合金基体成分不变,可以保留室温下基材强度不低于原基材强度的90%,延伸率不低于10%。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合金表面硅化物涂层静态抗氧化失效是由于涂层不断氧化脱落造成,热震抗氧化失效是由于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形成细微裂纹导致。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热膨胀系数越接近,涂层的抗热震性能越优异。  相似文献   
997.
利用DFT(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原子簇NiFeB_2的10余种可能构型在单重态下进行优化计算,分析比较了优化结果的能量、成键、电荷分布情况及不同构型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原子簇NiFeB_2以B-B键较长的三角锥形1构型最稳定,是原子簇NiFeB_2最有可能存在的构型,B-B在Ni-Fe异侧的平面四边形2构型次之;Ni-B,Fe-B原子问有强烈的成键作用且Fe-B间作用力比Ni-B间作用力大;各构型中电子由B转向Ni,Fe;在形成原子簇NiFeB_2的过程中Fe,B原子的所有轨道均参与成键,Ni原子的4p,4s在其成键中起主要作用;除了B-B键较短的三角锥形3构型外的其它构型中Fe原子的催化活性高于Ni原子,B-B键较短的三角锥形3构型和直线型4构型可能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在催化加氮和加氢上直线型4构型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8.
铋熔体真空脱锌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Bi-Zn二元系真空分离Zn的热力学原理进行分析和计算,同时研究温度、时间以及真空度等因素对真空分离锌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923 K、时间为30 min、体系压强为20 Pa的实验条件下,Zn含量3.71%(质量分数)的铋熔体蒸发率为4.1%,蒸余物中Zn含量降低到0.22%,Bi的纯度富集到99.78%。另外,Zn含量为1.02%~4.66%的铋熔体经过真空处理,Bi的纯度达到99.7%以上。铋熔体可通过真空方法有效除Zn,金属回收率高,并且对环境无污染,得到的Zn还可返回粗铋加锌提银工段再使用。  相似文献   
999.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显微硬度测试,研究冷轧变形量为95%的Ta-7.5%W合金箔材在1 050,1 200和1 360℃退火时的组织和性能变化,并采用取向密度函数(ODF)分析在此过程中其织构演变规律.对其实验结果进行研究发现:冷轧态Ta-7.5%W合金硬度为HV 300,经1 360℃退火后硬度迅速减小,说明此时合金已发生回复再结晶.轧制后的Ta-7.5%W合金箔材具有各向异性,在轧面∥{111}取向上形成位错胞亚结构,在轧面∥{100}取向上形成了形变带,冷轧态的主要织构为{001}〈110〉,{112} 〈110〉和{110}〈110〉织构;在1 200℃退火时,在轧面∥{111}取向上,再结晶通过亚晶界迁移、亚晶长大形核,而在轧面∥{100}取向上,主要是通过亚晶转动、聚合形核;{001}〈110〉织构增强,{112}〈110〉织构减弱;在1 360℃退火时,{001}〈110〉织构急剧减弱,{111}〈112〉织构增强.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极化曲线分析、XRD物相分析、扫描电镜形貌观察、微分区成分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ZAT10合金在自来水、3.5%NaCl溶液(模拟海水)中不同温度下的腐蚀行为以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ZAT10合金在自来水、3.5%NaCl溶液中的腐蚀受均匀腐蚀和局部晶间腐蚀的共同作用,自来水中的抗腐蚀性能较好,温度升高时抗腐蚀能力下降,腐蚀严重;ZAT10在自来水中的表面腐蚀产物以Zn5(OH)8CO3.nH2O为主,3.5%NaCl溶液中的表面腐蚀产物以Zn(OH)2和ZnO为主;腐蚀后的样品力学性能急剧下降,3.5%NaCl溶液中样品的抗拉强度下降的幅度与速率均比自来水中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