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4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72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12篇
教育与普及   7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6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311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冲绳海槽中部沉积岩芯的古海洋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焱光 《科学通报》2001,46(Z1):68-73
根据冲绳海槽中部的两个沉积岩芯(155和180)浮游有孔虫的氧同位素变化特征, 结合沉积序列、千年尺度气候波动事件对比、碳酸盐旋回及AMS 14C测年等资料对岩芯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 对两岩芯沉积物中记录的古环境信息进行释读, 探讨研究区末次间冰期以来古气候的变化规律和冰消期内部的短时间尺度的气候突变事件. 结果表明末次冰期最盛时(氧同位素2期)冲绳海槽中部可能有古长江和古黄河的淡水影响, 冰期-间冰期氧同位素值及变化幅度证明了边缘海对气候变化的“放大”效应. 底栖有孔虫Uvigerina的δ 13C值在冰期时明显变轻, 表明冰期时黑潮主轴东移, 影响范围萎缩. 对180岩芯中存在的“新仙女木”(YD)期气候突变事件进行了对比分析, 表明冲绳海槽地区的气候变化虽然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控制, 但一些地域性的因素(如东亚季风)对研究区也有一定影响. 还对“YD”事件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 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Fairbanks将YD期解释为两大融冰事件引起两次海平面快速上升之间一个短暂的海平面回升-滞缓期的观点. 底层水团与西北太平洋深层水团的交换程度减弱, 含氧量降低, 对CaCO3物质的溶解作用增强, 并使得冲绳海槽地区的CaCO3旋回与“大西洋型”CaCO3旋回一致.  相似文献   
142.
水溶烃提供的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成因的新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读杰  李贤庆  唐友军 《科学通报》2001,46(23):2013-2016
应用油田水中的水溶烃对有争议的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的成因进行研究,从而为天然气的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中部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水溶烃样品的水溶烃组成中轻组分含量高,重质成分含量低,陕12井和陕78井地层水水溶烃中具有相对较高丰度的三环萜烷,三环萜烷/藿烷的比值分别达到1.48和0.36,孕甾烷和升孕甾烷丰富,藿烷/甾烷低,Pr/Ph低于2.0,反映出以海相碳酸盐有机质生源为主要特征,陕81井样品,三环萜烷和孕甾烷和升孕甾烷缺失,藿烷/甾烷高,Pr/Ph为3.27,主要反映出陆相源岩有机质的贡献,陕37井和陕34井具有微量的三环萜烷,则可能为碳酸盐和陆源有机质混源特征,成熟度参数也同样支持上述推论,以海相碳酸盐有机质生源为主要特征的陕12井和陕78井具有较高的成熟度,而以陆相源岩有机质的贡献为主的陕81井则成熟度最低,具有混源贡献的陕37和陕34井样品的成熟度则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43.
蔡德陵 《科学通报》2001,46(Z1):16-23
利用1998年5月航次中所采集的南黄海海域7个断面、67个站位、5个层次的284个悬浮体样品和64个底质沉积物样品, 分析测定了样品的悬浮体浓度和悬浮体与底质沉积物中的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以研究悬浮体和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和运移过程. 由悬浮体浓度和颗粒有机碳δ 13C值的分布特征分析得出了南黄海沉积物搬运的主要格局. 由此格局可以认定, 在陆源物质向南黄海中部深水区的输送过程中底层起着比表层更为重要的作用. 黄海环流是决定南黄海沉积物搬运格局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 由沉积有机质的碳同位素信号证实, 山东水下三角洲高沉积速率沉积物的主要物质来源是现代黄河物质. 在南黄海深水区的陆源沉积物主要来自废黄河物质和现代黄河物质, 现代长江物质所占比例相对较少. 来自朝鲜半岛的陆源物质其数量和影响范围都是有限的. 由悬浮体和碳稳定同位素得出的结论得到了另一个独立的物源指示剂——多环芳烃的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144.
本文在对我国废铅蓄电池铅回收业发展状况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我国涉再生铅行业管理现状,并提出了我国铅回收行业可持续策略。  相似文献   
145.
驯化生物膜对水体铅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不同浓度铅离子存在条件下生物膜菌群的生长量,判断其对铅离子的耐受性;挑选吸附性强的菌群扩大培养,进一步作菌群驯化和铅的吸附试验;通过驯化前后吸附曲线和膜菌群的镜检观察对比,了解生物膜菌群在铅污染过程中的自净机制,为驯化生物膜处理含铅污染水体作了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46.
为了探讨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在铅神经发育毒性中的作用,分别从体内、体外途径观察了低水平铅暴露对海马NCAM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铅明显抑制了海马神经元NCAM的表达,抑制程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弱,随剂量增加逐渐增强。提示:无论体内还是体外,低水平铅均显著抑制了Wistar大鼠海马NCAM的表达,并造成海马NCAM表达时程上的延迟。  相似文献   
147.
南海20万年来的碳同位素记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建如  汪品先 《科学通报》2006,51(12):1482-1486
根据南海8个站位浮游有孔虫δ13C的汇总, 得出近20万年来的综合曲线, 经过对比发现其变化与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浮游有孔虫δ13C变化的规律一致, 均显示出偏心率长周期和岁差周期的变化, 而三次δ13C最低值均发生在冰消期. 可见大洋碳储库在冰期旋回中的变化, 不仅是对于冰盖消长的响应, 同时又直接受低纬过程(如季风)的驱动.  相似文献   
148.
饶志国  朱照宇  张家武 《科学通报》2006,51(21):2548-2554
针对北半球中纬度地区3个典型区域末次冰期以来土壤有机碳同位素记录之间存在的差异, 收集了相关的气候数据并结合前人现代过程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有关的分析. 得到的认识表明: 温度, 特别是生长季节的高温对C4植物生长具有明显的影响. 年均温和生长季节温度低至一定程度后, C4植物的生长受限. 即使温度足够高, 生长季节异常干旱也不适于C4植物生长. 当温度条件满足以后, C4植物适应的降水范围较宽, 而当降水增加到适合乔木生长时, C4植物比例将下降. 古植被记录与现代植被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欧洲黄土记录的该区域末次冰期以来植被为纯C3植物主要是由当地的低温造成的, 而中国黄土和美国中部大平原及其临近区域记录的晚更新世向全新世转化过程中的C4植物比例上升可能主要反应了温度上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9.
在自然界.存在着氦3和氦4两种同位素。自20世纪30年代末苏联物理学家卡皮查(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发现了氦4的超流动性后,30多年过去了,人们却一直未能在实验上发现氦3的超流动性。  相似文献   
150.
王丽 《科技资讯》2012,(14):101-101
试料以硝酸分解,用EDTA络合铁,在乙酸-乙酸铵溶液中,加乙酸铅,使钼成钼酸铅沉淀,过滤、洗涤后于600℃灼烧,用重量法测定,计算钼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