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9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56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39篇
教育与普及   25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篇
现状及发展   28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56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3年   2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231.
研究了PZT-5H铁电陶瓷导电缺口发生电致滞后断裂的可能性及其规律. 结果表明, PZT-5H导电缺口发生电致断裂的临界电场EF = 14.7±3.2 kV/cm. 如外加电场E<EF, 则在导电缺口前端瞬时产生电致微裂纹, 若保持恒电场E, 电致裂纹将缓慢扩展直至试样发生滞后断裂, 滞后断裂的门槛电场EDF = 9.9 kV/cm. 如EEK= 4.9 kV/cm, 则电致裂纹并不瞬时形核, 只有在恒电场下经过一定的孕育期后电致裂纹才形核并扩展一定距离, 但试样也不会发生断裂. 如E<EDF = 2.4 kV/cm, 即使长时间施加电场, 裂纹也不形核. 导电裂纹的滞后形核和滞后断裂归因于恒电场下从缺口顶端发出的电荷密度随时间而增大, 当外加电场小于电荷发射的门槛电场时不会发生电致裂纹的滞后形核.  相似文献   
232.
研究了TiO2过渡层对BiFeO3薄膜微结构和铁电磁性质的影响.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在Si(100)和Pt(111)/Ti/SiO2/Si(100)衬底上制备了BiFeO3薄膜.通过加入约10 nm厚度的TiO2过渡层,在两种衬底上均制备出了纯相BiFeO3薄膜,而未加过渡层的薄膜均有杂相存在.与未加TiO2过渡层相比较,BiFeO3/TiO2薄膜表面颗粒大小更加均匀、致密、平整.在室温10kHz下沉积在Pt/Ti/SiO2/Si衬底上的薄膜的损耗从0.094下降到0.028;而薄膜的介电常数变化不大,分别为177和161.在室温下同时测得了薄膜的电滞回线和磁滞回线.BiFeO3/TiO2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为16.8 emu/cm3,在600kV/cm电场下,剩余极化强度为9.8μC/cm2.研究表明,TiO2过渡层能够有效地抑制Bi FeO3薄膜杂相的生成,提高薄膜的表面平整度以及耐压性.  相似文献   
233.
高温纯铁熔体中外加氧化铝纳米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工业纯铁熔体中加入纳米Al2O3颗粒,熔炼后得到铸锭试样. 用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研究了铸锭金相试样中夹杂物的存在状态及成分. 采用非水溶液电解法分离、收集铸锭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用SEM及EDS分析了夹杂物的形貌、大小和元素组成. 结果表明,外加的纳米Al2O3颗粒能够在纯铁熔体中稳定存在,并与杂质元素所生成的夹杂物发生复合,复合夹杂物的尺寸为5~10 μm. 纳米Al2O3颗粒一般存在于复合夹杂物的内部. 未发现纳米Al2O3团聚烧结成大于10 μm颗粒的现象. 从热力学和颗粒运动行为方面进一步分析了纳米Al2O3在纯铁熔体中的稳定性和团聚烧结成大颗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34.
除污染型聚硅酸铁混凝剂除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行废水除磷的研究,该文采用共聚法制备除污染型聚硅酸铁(PSF)混凝剂,研究PSF的水解规律,并应用透射电镜(TEM)、光子相关光谱法(PCS)及烧杯搅拌实验,对比研究PSF与复合铝铁(PFA)的微观性质(微观形态及粒径分布)及其除磷效能,初步探讨PSF的除磷机理。结果发现:PSF除磷机理主要是配位吸附作用,Fe3 与PO43-的沉淀反应只占少部分。PSF除磷最佳金属与磷的摩尔比为0.6~1.2,而在该范围内PSF除磷效率比PFA高出30%多。PSF除磷的最佳pH为7~12,而PFA仅为11~12。混凝剂除磷性能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微观性质,而PSF独特的微观特征正是其具有优异除磷效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35.
提出了用硝酸及高氯酸处理牛奶及奶制品样品 ,以硝酸镧为释放剂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同一份试液中测定牛奶及奶制品样品中的钙、铁、锌元素的方法。本方法共存离子不干扰 ,测定的RSD均小于 2 % (n=5 ) ,加标回收率在 99%~ 10 1%之间。且方便、快速、实用 ,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的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36.
研究了防裂剂、减水剂、碳化硅、石墨和钢纤维等加入量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孔隙率,抗弯强度,抗压强度,冷热循环次数,耐渣铁腐蚀等性能,以及组织结构等的测试分析和工业性试验,研制出了性价比优异的氧化铝基复合材料出铁沟预制件,铁水线的最优配方为(%):Al2O3-14SiC-5G-4SiO2-2微粉-1白泥-6水泥,渣线的最优配方为(%):Al2O3-16SiC-5G-4SiO2-2微粉-1白粉-6水泥,均外加0.15三聚磷酸钠-3B铝粉-2钢纤维,文中还探讨了氧化铝基复合材料出铁沟预制件的损毁机理。  相似文献   
237.
要用琼脂溶液对难溶粉固体物的分散作用,将悬浮液进样技术应用于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以此建立了乳粉中微量元素锌,铁,钙的快速分析法,研究了悬浮液进样的最佳条件,并用硝酸镧消除基体干扰,本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且无需进行样品处理等优点,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于1.2%-2.2%,回收率为96%-102%,测定值与湿法消解样品所测结果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38.
金属包膜的结构与铁基触媒合成金刚石的生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金属包膜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石墨在包膜内完成了结构的转变,但不是金刚石结构;在靠近金刚石的内层包膜内发现γ-(Fe,Ni)的(11^-1^-)晶面与Fe3C的(100)晶面平行;包膜表面有锯齿状的AFM形貌,这与所对应的金刚石表面形貌相吻合。结合上述的平行关系和锯齿状形貌分析认为,Fe3C可能在金刚石生长过程中是一过渡相,γ-(Fe,Ni)吸引层状碳原子集团从Fe3C中脱溶,然后堆积在金刚石上。  相似文献   
239.
滑坡面黏土中铁元素的化学种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国东  徐胜  郎煜华  孟自芳 《科学通报》2002,47(24):1889-1893
Moessbauer谱和ICP-AES测试结果显示,在日本第三系地层型滑坡剖面上,铁的化学种以及全铁含量均呈现规律性变化,与其围岩相比,滑坡面黏土中相对高含量的低价铁以及黄铁矿的存在指示滑动带内以较强的还原条件为特征,随着滑坡的发生和发展,滑坡面内聚集了不同规模的黏土层,由于其柔性并富含水分,极易发生塑性变形而导致滑坡活动。  相似文献   
240.
金属彩光云母铁珠光颜料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云母为基材,用液相沉积法在其表面包膜透明氧化铁薄膜,控制反应条件,制得高性能的古铜、红棕、酒红、紫红等金属彩光云母铁珠光颜料,探讨了影响包膜氧化铁薄膜的各种因素,获得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