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铁路桥梁的设计中,对活戴作用效应进行分析时往往需要进行影响线(面)的计算及最不利活载的确定.随着铁路桥梁朝跨度大、构件多和结构复杂的方向发展,这部分工作变得越来越繁琐,手工计算已经难以解决了,普遍需要借助有限元软件来完成.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例如ANSYS)往往没有内嵌这一专用的计算模块.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利用ANSYS的APDL语言进行了二次开发,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及宏,能高效快捷地完成铁路桥梁的影响线计算和最不利活载位置及大小的确定,有助于大型复杂铁路桥梁结构的设计.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和二次开发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2.
从修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开始,新中国桥梁建造技术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铁路桥梁建设以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为主要标志,桥梁跨径不断提高,结构形式不断创新,从勘测设计、工程材料、施工工艺及技术装备等诸多方面体现出铁路桥梁建造技术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23.
本文研究了某跨度7×16m的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动力性能。由试验列车以不同速度经过桥梁,通过现场动载试验,测量了在DF10D单机通过时桥梁的频率、阻尼比、跨中动挠度、跨中横竖向振幅,横竖向加速度及桥墩横向振幅,桥墩横向加速度等动力指标,并根据现行桥梁检定标准,对桥梁的安全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4.
针对铁路活载作用下冲击剧烈、环境恶劣、量大面广等特性,研究面向常用跨度铁路桥梁监测的分布式无线监测系统,开发了嵌入式双核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智能采集处理终端,构建了以智能终端为基础的铁路桥梁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并基于单体梁跨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和既有规范形成参量的多级束界,实现实时分级预警预报,在大秦线桥梁实时监测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5.
提出了移动力作用下的轨道-桥梁单元,该单元由模拟钢轨的上层梁单元、模拟桥梁的下层梁单元,上层、下层梁单元之间的连续弹簧和阻尼器,以及多个作用在上层梁单元的集中力组成。基于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和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了多个移动集中力作用下的轨道-桥梁单元和系统的振动方程。用逐步积分法求解系统的振动方程,得到轨道和桥梁的动力响应。举例说明了模型分析轨道和桥梁动力响应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6.
铁路桥梁钢及焊缝的CTOD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铁路钢桥构件材料的弹塑性断裂韧性性能,对常用桥梁钢——Q370qE和Q345qD钢的各种板厚的母材、焊缝和熔合线试样进行了20℃至-70℃的直三点弯曲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试验。数据分析采用"个性化因素剔除"方法,回归得到随温度变化的CTOD临界值δ的通用计算公式。结果表明:δ在材料、温度、板厚不同的情况下,应分别取脆断、韧脆破坏和韧性破坏时的CTOD值;Q370qE钢母材在高于-70℃的环境温度下不会发生脆断,Q345qD钢母材的转脆温度为-42℃;两种钢材焊缝的CTOD性能相近,转脆温度为-24℃;CTOD性能可作为修订常规冲击韧性标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27.
移动模架法具有跨越能力强、适用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同时综合效益高,对交通的影响较小,因此在铁路桥梁主梁施工中广泛应用。笔者将结合具体的铁路桥梁工程实例,简要探讨移动模架法在铁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8.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设置有不同高度风障的双线简支箱梁桥上高速列车的气动力,分析绕列车几何中心、迎风侧轮轨接触轴线和背风侧轮轨接触轴线的侧倾力矩,提出控制侧倾力矩和累计控制侧倾力矩的概念,并以此为依据通过不断逼近的方法得到最优的风障高度,最后对风障改善列车气动性能的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风障的高度对列车的气动力影响较大,但根据各分力得出的最优风障高度不一致;侧倾力矩对轮轨接触轴线比几何中心大,且对风障高度也更加敏感;控制侧倾力矩当风障高度较小时为对背风侧轮轨接触轴线之矩,当风障增加到一定高度后,将转移到迎风侧轮轨接触轴线,从而对于双线桥最优风障高度并不是对背风侧或迎风侧轮轨接触轴线侧倾力矩为0 N·m的风障高度;综合考虑列车位于两线路上的气动作用,根据累计控制侧倾力矩得出气动缩尺模型的最优风障高度为95 mm,从而可知双线高速铁路简支箱梁桥上1.9 m风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9.
铁路桥梁中,多跨连续的预应力的箱梁经常使用,在施工条件允许时,为节约投资、同时缩短施工时间。钢管柱临时墩支架就以其具有着使用灵活、拆卸比较方便,结构也比较简单实用,成本也很低这样的几个特点,在各个铁路桥梁的施工中发挥着一个比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随着我国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绝大部分高标准铁路采用无缝线路,而无缝线路对于铁路桥梁下部结构刚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研究影响铁路桥梁下部结构刚度的主要因素对于铰路桥梁工程的设计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