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55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降低锅炉NO的排放,研究焦炭在固定床中燃烧时的氮氧化物排放特性,分析焦炭数量对NO排放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取焦炭质量分别为0.5、1.0和2.0g的煤样进行燃烧实验。结果表明:焦炭燃烧NOx排放与燃烧过程密切相关,在固定床中有还原层存在时,NO排放处于低水平稳定状态。随着焦炭还原层的消失,NO转化率迅速增加。在设计层燃燃烧锅炉时。加大燃煤炉中焦炭层的厚度.可以降低锅炉NO的排放.焦炭层厚度增加4倍.NOx排放降低73.86%.  相似文献   
52.
本文研究了合成N-甲基哌嗪的新方法.即以二乙醇胺和甲胺为原料,选用不同类型催化剂,通过固定床反应器,气固相催化环合制取N-甲基哌嗪的方法.并对反应温度、压力、物料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作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该环合反应所用最佳催化剂为硅铝比为30的HZSM-5型分子筛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00℃,操作压力为8 MPa,二乙醇胺和甲胺的物质的量比为1∶2,空速为0.5 L./h.在此条件下,N-甲基哌嗪的收率可达80%以上,选择性可达90%.  相似文献   
53.
本文探讨了汽油行业在生产和检验直到排放的流程中,在传统的技术容易出现废碱污染环境并且效率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环保新技术——汽油固定床无碱脱硫技术,这种技术已经在某些汽油行业兴起使用达到无碱液废渣排放,减少了苛性钠废碱液处理不当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降低处理废碱液的费用,而且加快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54.
在120℃恒温条件下,在活性焦固定床上测定SO2的吸附等温线和动态吸附穿透曲线。采用Langmuir吸附方程拟合,得出饱和吸附量qm=0.072 g/g和Langmuir常数K=0.629 m3/g。根据穿透曲线的形状分析传质机制,建立了吸附过程的数学模型,并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进行数值求解。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用于预测其他条件下的穿透曲线。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壳聚糖衍生物固定床对Cu(Ⅱ)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改性前后吸附剂对Cu(Ⅱ)的吸附容量,以及改性后壳聚糖吸附剂在不同pH值、Cu(Ⅱ)浓度等条件下吸附过程的穿透曲线.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吸附剂吸附性能大大改善,改性前后吸附剂的吸附量分别为1.86×10-3mol/g和2.07×10-3mol/g,改性后吸附带长度与改性前相比减少了0.95 cm;pH值增大、Cu(Ⅱ)溶液浓度增大有利于提高吸附柱利用率.  相似文献   
56.
丙醛与氨气固相环合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丙醛与氨环合的反应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粒度小于0.8mm时,内扩散影响可以排除,当气体流速W/FA0<3.6时,外扩散影响可以排除,提出了简化的丙醛气相环合动力学模型,实验值和计算值基本相符,反应级数为一级,反应速率表达式为(-γA)W=83.45exp(-14.55/RT)CA.提出了3种机理模型假设,根据实验数据拟合的结果,认为模型2的假设可以合理地解释实验现象,研究了固定床催化反应模型,假定为拟一维模型,研究了丙醛转化率与床层高度之间的关系,可供工业固定床反应器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7.
以金属Mn和Ce的硝酸盐为活性组分的前驱物,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浸渍焙烧法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MnOx/SBA—15、CeOx/SBA—15及MnOx—CeOx/SBA—15;并以H2O2为氧化剂,在温和条件下连续催化湿式过氧化处理丙烯腈废水,采用元素分析仪测定N含量。结果表明,MnOx-CeOx/SBA—15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实验选择了连续流固定床反应装置,考察了反应温度、进料流量、催化剂投加量、H2O2投加量等因素对N去除率的影响。由实验得出,在150℃,进料流量25 mL/min,催化剂投加30g/L,H2O2投加5%时,模拟废水的N去除率大于75%。  相似文献   
58.
醋酸甲酯水解催化精馏工艺与固定床工艺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醋酸甲酯水解的催化精馏工艺和传统的固定床工艺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采用催化精馏工艺 ,回收车间能耗比固定床工艺节省 2 7.8% ,TQ50 2和TQ50 5两塔的处理量增加一倍 .  相似文献   
59.
铁屑法与瓦斯泥+铁屑法预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铁屑法、瓦斯泥+铁屑法对焦化废水进行预处理,测定了两种方法在不同处理时间、pH值、物质用量的情况下,焦化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结果表明:在瓦斯泥中加入铁屑对焦化废水中COD的去除率明显高于瓦斯泥法。处理时间、pH对瓦斯泥+铁屑法的去除效率影响较大,pH及在处理30min以后的处理时间对瓦斯泥法的去除效率影响较小;焦化废水中COD的去除率随加入的瓦斯泥、瓦斯泥+铁屑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率却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0.
铁屑+粉煤灰处理地下水中Cr6+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工业废弃物——铁屑和粉煤灰为试验介质,在不改变原水状况的条件下,通过室内试验确定出此介质处理地下水中Cr6 的最佳运行参数:铁屑与粉煤灰的配比为1:1,介质与污染组分的质量比为2000:1,反应时间为30 min。结果表明处理后水中Cr6 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并分析讨论了其去除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