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2篇
丛书文集   67篇
教育与普及   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90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5∶1、10∶1、20∶1、30∶1四种不同球科比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合成了MoSi_2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SEM研究并讨论了球料比对MoSi_2机械合金化过程的影响,指出装球量略小于球罐容积的2/3为宜。  相似文献   
22.
莫蔚明  李舒婷  康彩艳 《广西科学》1997,4(3):233-234,240
对掺磷钼杂多酸聚吡咯电极的聚合、伏安行为,及其对多巴胺的电催化效应进行了研究。该膜电极性能稳定,多巴胺浓度在5×10-5mol/L~10-2mol/L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0×10-6mol/L,用于多巴胺针剂中多巴胺(DA)的含量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3.
CTMAB存在下2,4—二氯苯基荧光酮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钼(Ⅵ)与2,4,—二氯苯基荧光酮(DCIPF)的显色反应条件和光度性质,在0.2~0.8mol/LHCl介质中,钼(Ⅵ)与试剂形成1:2的红色配合物,在530nm波长处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6×10 ̄5L·mol ̄(-1)·cm ̄(-1),钼含量在1~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拟定方法用于钢样和合金样品中微量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4.
在聚乙烯酸(PVA)存在下,锇与铅酸铵和碱性染料(罗丹明B,了基罗丹明B,耐尔蓝)形成离子缔合物,不同碱性染料所形成的缔合物服从比耳定律的浓度范围和摩尔吸光系数分别是:0 ̄1.2μg/25ml和ε570nm=2.62×106L·mol-1·cm-1(罗丹明B体系),0 ̄1.0μg/25ml和ε570nm=2.86×106L·Cm-1(丁基罗丹明B体系);0~1.8μg/25ml和ε585nm=2.81×106L·mol-1·cm-1(耐尔蓝体系)研究了三个显色体系的光度特性和3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方法用于一些催化剂和冶金产品中锇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5.
在pH2.3的磷酸-1.18×10(-5)mol/L桑色素底液中,钨在-1.14V(vs.SCE)有一灵敏的极谱波,可用于微量钨的测定.线性范围4.35×10(-10)~2.18×10(-8)mol/L,检出限4.14×10(-11)mol/L.直接应用于钼精矿中钨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6.
由KMnO4和(NH4)6Mo7O244H2O合成了标题化合物K0.5(NH4)5.5[MnMo9O32]6H2O,用x-射线测定了晶体结构.该化合物的晶体属三方晶系,空间群R32;a=15.846(4),C=12.396(3),Mr=1657.28,V=2695.63,Z=3,Dc=3.82g/cm3,μ=41.5cm-1,F(000)=2967.对3024个可观测衍射[F0≥3σ(F0)]最终偏离因子R=0.037,Rw=0.043.结构测定表明:Mn(Ⅳ)与6个氧配位形成键长相同的MnO6八面体,它位于[MnMo9O32]6-阴离子的中心,而Mo(Ⅵ)均与氧原子六配位,形成9个畸变的MoO6八面体.  相似文献   
27.
碳化钼和氮化钼结构、催化加氢性能及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碳化钼和氮化钼结构及性质对芳香烃加氢、不饱和烃加氢、CO加氢以及加氢脱硫和脱氮等反应催化性能及其制备化学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8.
将经过0.9%NaCl溶液处理8h的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vinelandiiOP)作为菌种分别接入Burk′s培养基和用不同有机酸替代柠檬酸三钠或用不同等摩尔的钼络合物替代钼酸钠的各种改良的Burk′s培养基中,分别测定菌体生长曲线和固氮活性.结果发现,与Burk′s培养基相比,以高柠檬酸、苹果酸、马来酸替代柠檬酸三钠或以K6[Mo2O5(cit)2]·5H2O、K4[Mo2O5(Hcit)2]·4H2O和Na2[MoO2(Hcit)]·3H2O替代柠檬酸三钠和钼酸钠的培养基能促进菌体的生长;以乙醇酸替代柠檬酸三钠的培养基则会抑制固氮菌的生长;各种培养条件下菌体细胞的C2H2还原活性表现了类似的规律.讨论了固氮酶活性中心FeMoco在装配过程中钼的可能运输方式和装配机理.  相似文献   
29.
首次采用化学法合成的Keggin型钼钒磷酸掺杂的聚吡咯杂化材料做修饰剂制得了本体修饰的碳糊电极,并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充分保持了钼钒磷酸的电化学活性和碳糊电极表面可更新的特点,不仅对过氧化氢和溴酸根的还原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而且还具有优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0.
针对铜钼浮选分离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硫化钠抑制剂消耗量过大、生产成本过高的现象,使用硫离子选择电极动态监测不同条件下硫化钠溶液中硫离子电位,来初步研究硫化钠大量消耗的机理.结果表明:铜钼浮选分离过程中,空气的鼓入和矿浆的未加温处理会增加硫化钠的氧化消耗,是硫化钠消耗量大的原因之一.浮选矿浆中的矿物(如辉钼矿、黄铜矿和黄铁矿)有着催化硫化钠氧化分解的作用,加上矿物本身对硫化钠的吸附作用,是造成铜钼浮选分离过程中硫化钠大量消耗的又一原因.此外,矿浆中溶出的少量金属阳离子(如Cu2+和Fe3+)对硫化钠的氧化分解也有一定作用,进一步加剧了硫化钠的消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