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西南地区由于存在上部厚层灰岩破碎、掉块、漏水岩层,使施工地层复杂化,通过采用下套管、采用加厚钻杆、冲击打捞器及提高泥浆质量,确保了深孔钻进泥浆能加强护壁性能,成功地在“脆、碎、漏、塌、涌”等复杂地层中运用,取得了深孔施工较好的钻探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2.
目前用于石油钻采机械的油套管和钻杆在完成机械加工后,需要进行表面喷漆以达到防腐的目的,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油套管和钻杆表面喷漆后干燥时间过长,无法保证生产线上下一个工序的正常运行,严重影响到生产线的产能。针对这一情况,研制了用于油套管和钻杆生产线的在线烘干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易损件便于维修更换、热风温度可控、干燥效果良好,满足环保要求,适用于不同管径的钢管、油套管和钻杆生产线。  相似文献   
23.
周新卫 《科技成果纵横》2012,(5):59+62-59,62
钻杆连接手是地质勘探施工的必备工具。作为关键连接部件的钻杆连接手的用量正逐年增加,经在钻具加工、钻探施工及钻具维修过程中的统计数字表明,约70%的钻具失效事故发生在关键连接部位钻杆接头处。连接手作为钻杆的连接部件,在钻进过程中经常扭卸,承受拉伸、扭转、弯曲、振动、冲击等多种复杂载荷的作用,这就要求接头必须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  相似文献   
24.
无钻杆冲击挤密用穿孔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杆冲击挤密施工示是非开挖地下管线施工方法中的一种,垂直孔的潜孔锤与孔壁间有间隙,可作为排气通道,而水平穿孔器外表面与孔壁始终接触,压气由胶管进入,它的排气通道要设计在自身内部,排气和退回机构是它的两个特殊机构,性能参数确定采用计算机优化,经在四平等地使用,最大使用孔长达70m,最大钻进速度为15m/h。  相似文献   
25.
张玉平 《太原科技》1999,(A06):28-29
加重钻杆运用等离子喷焊技术,在钻杆两端接头部及中间加厚段上喷焊耐磨带后使此产品的寿命大大增加,大幅度地减轻了原来手工电弧堆焊的劳动强度。实践证明,在加重钻杆上应用这一新技术将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6.
针对目前现场使用钻杆防喷盒密封性能差,部分塑料制品不耐用,导致在钻井施工过程中浪费钻井液,增加了钻井成本;污染环境,不符合HSE安全、环保要求。通过设计新型气密封钻杆盒采用气囊充气密封钻杆实现轴向密封,克服现有技术轴向密封性能差缺陷,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效率,减少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27.
通过设计使用尼龙内衬的分体结构钻杆支承套替代材质为球墨铸铁四瓣整体式钻杆支承套,有效地解决了钻杆支承套易磨损的问题,延长支承套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内孔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28.
分析了制约钻井遥测发展的技术原因,结合电磁理论和钻井设备本身的特点,提出在钻井遥测系统中以钻杆为天线的工程技术,然后从多方分析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在试验中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29.
针对钻杆外加厚过渡带过渡不全及台肩几何缺陷,分析了它们对应力和钻杆疲劳寿命的影响,提出了对这种影响程度的近似计算式。同时还进行了外加厚过渡带台肩缺陷对钻杆疲劳寿命的影响模拟试验研究,所得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大体一致。在此基础上对钻杆外加厚过渡带几何缺陷的检验标准及处理方法提出了一些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30.
径向水平井造斜器内钻杆的弯曲状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连续管钻杆弯曲状态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由于连续管材料变形强化度低,钻杆塑性变形有限,在分析钻杆反复弯曲应力状态时,可不考虑强化和塑性变形的面积效应,采用弹性-刚塑性材料模型及平面应力假设,建立了内压作用下钻杆弹性层与曲率的关系以及钻杆的极限弯矩,应变中性层与轴向力,内压的关系。分别结果表明,钻杆弯曲主体的中性层随弯曲曲率的变化很小,但内压和轴向力对中性层的位置有明显影响,在内压和沿程阻力作用下,钻杆的弯曲表现为横截面变形的压弯特征和轴向弯曲的拉弯特征,这为控制钻杆的截面变形和设计造斜器滑道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