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36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针对基于非再生式星上处理的大容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下行链路采用频分复用(FDM)传输方式效率低、性能差的问题,提出并论证了两种特殊的连续波时分复用(CWTDM)方法——分帧交织叠接相加法(AFO)和准正交时分复用(QOTDM)法。首先,两种方法均先将待传输的各路基带复信号采样量化;然后,AFO方法对量化信号进行分帧叠接相加后加上帧头构成复用帧进行下行传输,QOTDM方法采用样点交织的时分复接再添加同步序列后转化为连续信号进行传输。AFO方法对信号复接、分接的处理简单;QOTDM方法复接时只需每路缓存一个样点,有利于实现更大容量的星上交换。与FDM下行传输方式相比,这两种方法的功率效率更高、链路特性更好。仿真结果表明,相较FDM传输方式,QOTDM方法的256个载波下的信干比可提高10dB,子信道隔离度可达到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22.
通过聚合物、三元侵入钻井液和侵入水泥浆室内实验以及聚合物、三元养护水泥石室内实验,对比所得数据,分析聚合物、三元对固井质量的影响,为三次采取区块的钻井完井工艺设计提供依据,有助于提高这类地区的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23.
针对目前钻井液常用植物油润滑剂润滑持效性差以及抗温性能差的问题,以油酸和聚醚胺为原料,经酰胺化反应,制得钻井液润滑剂NH-HPL。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常温下,5%膨润土浆中加入1%NH-HPL,润滑系数可降低92.2%,抗温达160℃,荧光级别为1级,EC_(50)值为9.57×10~4mg/L,没有生物毒性,对钻井液流变性和滤失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4.
通过优选抑制剂和封堵剂,确定了铝胺钻井液体系配方,配合相应的现场维护处理工艺,解决了沙河街组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地应力及层理性泥岩易导致井壁失稳等问题,保证了沙河街组的井壁稳定,使该井提前完钻,提高了钻井时效.该井的钻探成功为深化研究青东区块成藏条件提供了基础资料,有助于该区块进一步的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25.
钻井液被称为钻井的血液,但是,对废弃钻井液的常规治理如固化、集中填埋等,只能减缓废弃钻井液对环境影响,并不能消除废弃钻井液对环境的损害,而焚烧法虽然对废弃钻井液处理比较彻底,但费时、费力、费资金,容易产生二次污染,而且这些都是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26.
为了满足当前深井、超深井逐步向深层次开发的需要,在分析评价各种抗高温水基钻井液处理剂的基础上,优化研制出一种以OCL-JB为主要降滤失剂的抗210℃高温的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体系,并对体系的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抗高温、抗盐降滤失剂OCL-JB抗温性好,能与多种处理剂配伍;OCL-JB主要是通过吸附作用,增大粘土颗粒的zeta电位和水化膜来提高泥浆中粘土微粒的聚结稳定性,控制钻井液高温高压滤失量.所研制的抗高温高密度(2.3 g/cm3)钻井液经过210℃高温后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高温高压流变性能和滤失造壁性能,抑制能力和抗污染能力强,润滑性好.  相似文献   
27.
大位移井下套管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介绍国内外大位移井的基础上,指出大位移井下套管工艺技术的关键技术与难点,分析了国外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工艺技术措施,为解决我国钻3000m以上水平位移的大位移井固井问题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8.
齐古1井属于伊通盆地新安堡凹陷岔路河断陷齐家潜山构造,完钻井深5492 m。钻井面临2385~3342 m井段弱胶结性和水敏性地层的井壁稳定、1050~2385m井段高浓度CO2污染、3342~3658m井段泥页岩井壁稳定和4640~5492 m井段188℃高温钻井液稳定等技术难点。本文在分析齐古1井钻井液技术难点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的技术对策,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9.
贾存龙 《科技资讯》2012,(18):111-111
通过研究聚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乙烯比咯烷酮等聚合物的反应,发现这些聚合物可以有效的降低聚丙烯酰胺、80A51等聚合物的粘度。原因是以氢键为主的几种作用力与聚合物形成高分子络合物,降低了大分子之间的交联作用,阻碍了空间网状结构的形成,同时,也降低了大分子的特性粘度,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聚合物溶液的粘度。  相似文献   
30.
通过近几年对钻井液用磺甲基酚醛树酯检验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在执行Q/SH0042-2007《钻井液用磺甲基酚醛树脂技术要求》标准的过程中,主要指标高温高压失水量合格率很低。通过对Q/SH0042-2007与标准SY/T5094-95的对比和分析,指出了该问题存在的原因,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钻井液用磺甲基酚醛树酯的质量状况令人担忧,应引起生产厂家和油田用户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