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74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19篇
教育与普及   6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75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观察脂化前列腺素1(凯时)与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方法:将32例勃起功能障碍的糖尿病患者给予凯时与甲钴胺联合治疗,治疗前后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表(IIEF-5)患者进行自我评分。结果:32例患者接受凯时与甲钴铵治疗后,患者IIEF-5总评分和各问题的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或0.01)。结论:凯时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合并ED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2.
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是能量转换和储存系统的关键电极反应。目前,贵金属基材料,如铂和钯,是ORR最有效的催化剂,但其地球储量稀少、价格昂贵,且抗甲醇和CO性能差。因此,开发新型、低成本、高性能的氧还原电催化剂对能源转化和储存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非贵金属钴(Co)基氧还原电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性能调控策略,分为Co合金、Co-N-C、Co纳米粒子、Co基氧化物、Co基磷化物和Co基硫化物等多种形式,并对未来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氧还原催化剂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3.
通过恒流电沉积的方法在柔性碳布上制备了钴离子掺杂的MnO2,其负载量达到13.8 mg/cm2。利用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ter,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meter, XPS)和电化学工作站等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探究了钴离子掺杂对MnO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该电极与活性炭组装成液态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inc ion hybrid capacitors, Zn-HCs)时,Zn-HCs在2 mA/cm2的电流密度下,面积比电容高达5 883.0 mF/cm2,面积能量密度为3 154.9 μWh/cm2,与锌离子电池的能量水平相当。当该电极与活性炭组装成准固态柔性Zn-HCs时,Zn-HCs具有较好能量密度(在1 mW/cm2的功率密度下达1 351.1 μWh/cm2 )的同时具有优异的机械柔韧性,使Zn-HCs有望应用于新一代的柔性可穿戴设备。  相似文献   
84.
采用无机酸作为浸出剂对不锈钢酸洗污泥中的重金属进行浸出,在相同条件下,各种酸的浸出效率顺序为:硫酸 >盐酸 >硝酸.讨论了硫酸浸出酸洗污泥时浸出时间、硫酸浓度、液固比和温度等条件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浓度和液固比对镍铬的浸出率有较大的影响,而温度的影响较小.在液固比为6:1、温度为30℃、硫酸浓度为3 mol/L以及浸出时间为90 min的条件下,污泥中镍、铬、铁和锰的浸出率分别为99.3%,99.2%,99.8%和93.2%,残余污泥中镍铬含量符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5.
Co纳米线阵列膜热处理前后的结构与磁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具有纳米级孔洞的多孔氧化铝模板上,用电化学方法成功地制备出钴纳米线有序阵列复合膜。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选区电子衍射(SAED)、X射线衍射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进行了测试表征。形貌和物相分析表明,模板中的Co纳米线均匀有序,彼此独立,相互平行,每根纳米线由一串微晶粒构成。Co纳米线属六方密堆积结构,有很好的结晶取向,晶体的C轴沿纳米线轴定向排列。热处理能优化Co纳米线的结晶取向。磁性研究显示,纳米线长到一定程度后,长度的增加不再影响它的矫顽力。纳米线短和纳米线长时,存在两种不同的磁化反转机制,对短纳米线,磁化反转机制为旋转型。在这种机制中,热处理导致矫顽力增大。对长纳米线,反磁化机制为畴壁位移。在这同制中,热处理引起矫顽力减小。微磁学计算模拟证明了它们的磁化反转机理。  相似文献   
86.
采用双氧水还原浸出非洲氧化铜钴矿,研究了还原剂用量、初始酸浓度、液固比、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等参数对浸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双氧水与铜钴矿计量比为0.2 mL/g、浓硫酸与铜钴矿质量比为0.46、液固比为5:1(mL/g),在温度75℃下浸出2 h,钴、铜的浸出率分别达到了99.50%,99.42%。  相似文献   
87.
88.
文章以2,3-二甲基-5,6-二氰基吡嗪为原料,在稀碱条件下由H2O2不完全氧化得到配体5,6-二甲基-2,3-吡嗪二甲酰胺,再与醋酸钴在弱碱条件下合成了5,6-二甲基-2,3-吡嗪二甲酰胺-钴.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及元素分析进行表征,并利用牛津杯法预试验及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二甲基-2,3-吡嗪二甲酰胺及其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相对于配体5,6-二甲基-2,3-吡嗪二甲酰胺,5,6-二甲基-2,3-吡嗪二甲酰胺-钴配合物产生了新的活性,具有较好的抑菌杀菌作用,为临床疾病的治疗和食品添加剂的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9.
用 P( OEt) 3和 PPh3分别与 Co6(μ6-P) (μ,η2 -SCH2 CH2 CH2 S) (μ-PSCH2 CH2 CH2 S)( CO) 12 进行取代反应 ,首次得到 4个一取代和 1个二取代含半填隙磷原子配体六核钴羰基簇合物的取代衍生物 ,化学式如下 :Co6( μ6-P) ( μ,η2 -SCH2 CH2 CH2 S) ( μ-PSCH2 CH2 CH2 S)( CO) 11〔P( OEt) 3〕 ( a 和 b,同分异构体 ) ,Co6( μ6-P) ( μ,η2 -SCH2 CH2 CH2 S) ( μ-PSCH2 CH2 CH2 S) (μ-CO) ( CO) 9〔P( OEt) 3〕2 ( ) ,Co6(μ6-P) (μ,η2 -SCH2 CH2 CH2 S) (μ-PSCH2 CH2 CH2 S) ( CO) 11( PPh3) ( a) ,Co6( μ6-P) ( μ,η2 -SCH2 CH2 CH2 S) ( μ-PSCH2 CH2 CH2 S) ( μ-CO) ( CO) 10 ( PPh3) ( b) .对 5个合成的簇合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 ,IR( νco)、1HNMR、31PNMR和 MS谱学表征 ,发现 a和 b, a和 b 是一取代的同分异构体 ,P( OEt) 3和 PPh3可能取代母体钴簇合物基底不同钴原子上的一个 CO. 是二取代产物 ,两个P( OEt) 3分子可能各取代母体钴簇合物在顶端的两个钴原子上的一个 CO.  相似文献   
90.
本文通过对贵州溢木厂废渣进行不同酸雨条件下的浸取实验,用其浸出液对隆线溞进行急性生物毒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pH为5、5.5及6、6.5其96h对隆线溞的半致死体积分数LC50分别为3.4914%、2.3883%、1.5222%、2.0850%,说明此废渣浸出液有很强的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