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48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41.
探讨了低剂量离子注入技术对VO2薄膜的结构和红外发射性能的影响,发现1×1015 cm?2注量的W离子注入掺杂时,会对VO2薄膜的晶体结构产生一定的损伤;经400 ℃退火处理后部分恢复了薄膜的单斜相晶体结构,且退火处理后,在掺杂W离子、结构缺陷和氧空位的共同作用下,掺杂量0.12%即可使VO2薄膜的相变温度降低8.9 ℃;掺杂原子数量每增加1%,其相变温度相应变化74.2 ℃;W离子注入并经退火处理后,VO2薄膜的红外发射率为0.35~0.46,其在低温区间的红外发射率相比未注入薄膜降低了0.14,这大幅度提高了VO2薄膜在低温区的红外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742.
为研究锆合金破片对钢板屏蔽燃油的引燃机理. 进行了常用储油罐结构分析,设计了储油罐模拟靶标,进行4种不同类型的Φ6 mm×6 mm锆合金破片对屏蔽燃油的穿燃实验,通过高速录像获得油气混合物的引燃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4种锆合金破片以800~1 600 m/s的撞击速度均可击穿6 mm厚Q235钢板后引燃0#柴油表面的油气混合物,却难以引燃柴油;锆合金破片对油气混合物的引燃效果与破片钢板后的释能特征和油气混合物分布结构相关.  相似文献   
743.
通过优化聚硅酸硫酸铝铁中铝硅铁比,配制适宜的聚硅酸硫酸铝铁絮凝剂并进行铋选矿废水处理,为多金属矿选矿废水稳定达标排放提供技术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w(SiO2)=2.0%,n(Fe+ Al)/n(Si)=2∶1,n(Fe)/n(A1)=1∶1的适宜配比下制得的聚硅酸硫酸铝铁絮凝剂,在1.5%投加量下,可使铋选矿废水浊度去除率达95%以上,处理后废水浊度为70 NTU; COD去除率达70%,处理后废水中COD含量为72 mg/L; As,Be和Pb去除率均达90%以上,处理后废水中As,Be和Pb质量浓度分别为34,0.2和13 μtg/L,处理后废水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744.
Using SHRIMP zircon U-Pb dating methods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CL) technique, we have precisely dated ore samples from tungsten ore deposit, ore-bearing volcanic-sedimentary strata and granite in the Yushan region within the east Tianshan-Beishan W-bearing zone. This study reveals Yushan tungsten ore deposit zone formed in 250 ± 9 Ma, and it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ermian granites and felsic volcanic rocks. This new type of tungsten ore deposit in the east Tianshan-Beishang multiple-metallogenetic province may probabl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regionally right-literal shearing after the main Carboniferous collisional orogeny, and the formation of pull-apart basin and the felsic magmatism.  相似文献   
745.
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掺质量分数为0.5 % 的TiO2的Ba4.2(Sm0.8Nd0.17Bi0.03)9.2Ti18O54(简称BSNBT)陶瓷材料微观结构及其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EPMA分析了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高于1 340 ℃时陶瓷样品中出现第二相BaTi4O9.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材料的介电常数εr和Qf值(品质因数和谐振频率的乘积)先增大后减小,谐振频率温度系数逐渐增大.当烧结温度为1 340 ℃时,εr和Qf值均达到最大,εr=80.5,Qf=9 009 GHz(在3.5 GHz下),此时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6.5×10-6/℃.  相似文献   
746.
铜镍合金具有优良的耐海水腐蚀性能,是理想的海洋管道用合金材料。然而,铜镍合金管材焊接留下的焊缝易发生较为严重的腐蚀,导致焊接处破裂失效。以两种不同口径B10铜镍合金管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极氩弧(tungsten inert gas welding,TIG)焊方法分别焊接相同口径管材。对焊接件进行模拟海水冲刷腐蚀试验,探究不同管径B10铜镍合金管材焊缝在腐蚀环境中的耐冲刷腐蚀行为差异。结果表明,小口径管材焊缝腐蚀电位最负为-0.336 V,腐蚀电流为8.886×10-5 A,且在21 d时极化电阻值为3042.67 Ω/cm2,在腐蚀环境中呈现较好的电化学性能。经过一个周期的腐蚀试验后,小口径管材焊缝抗拉强度为282.8 MPa,腐蚀速率为0.69 μm/d,具有较强的耐冲刷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747.
托卡马克装置是实现可控热核聚变的主要装置之一,而第一壁材料在确保托卡马克装置稳定运行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属已被广泛使用作为第一壁材料,但是聚变反应产生的氦原子在进入晶体后易形成“氦气泡”和点缺陷,严重影响托卡马克装置第一壁材料的稳定性.首次设计将/石墨烷/体系作为第一壁材料.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石墨烷/第一壁材料中的界面可以捕获氦原子和空位,且能促进自填隙原子与空位复合,从而降低体相中的缺陷密度;弹性常数计算结果表明,石墨烷层的存在可以提高金属的柯西压力值(C’)和各向异性因子(A),使第一壁材料的延展性得以提高,且不易出现裂纹,但是在相同温度下/石墨烷/第一壁材料的力学模量有所下降;利用准简谐德拜模型计算吉布斯自由能G*、定容热容Cv、熵(S)等热力学函数结果表明,/石墨烷/第一壁材料的热力学稳定性与纯金属相比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48.
采用射频(RF)磁控溅射技术在Si(100)衬底上制备WSe2纳米薄膜,研究在不同制备压强(2.0、2.5、3.0 Pa)下WSe2纳米薄膜的形貌及光电性质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光致发光谱(PL)、霍尔效应等测试对薄膜样品进行基本性质表征.SEM测试结果表明:溅射压强的改变对薄膜形貌有显著影响,随着压强的增加“蠕虫”状结构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WSe2的生长取向,XRD测试结果表明WSe2薄膜在(008)晶面优先生长,证明压强的不同会改变WSe2的晶体结构,提高其结晶性和光吸收特性.此外电学性能测试表明,WSe2纳米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和霍尔系数可以通过改变压强来调节.体现了磁控溅射技术制备的WSe2具有可控性好,易于重复等优点,在构建多功能WSe2器件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9.
以粤东莲花山矿区生态修复一期工程为研究案例,选取As、Cd、Pb、Cu、Ni等5种重金属指标,通过样品采集,对比分析标准值、背景值在修复前后的变化,评价环境质量的修复改善效果以及生态复绿效果。结果表明:一期工程有效遏制了矿区酸性含重金属废水对下游水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山前地表水监测点的Cu、Cd、Pb、Ni、As质量分数分别比修复前削减了84.1%、86.4%、89.4%、90.0%、47.7%,山后监测点的As质量分数削减率大于98.8%;一期工程有效改善了矿区的景观,4个生态复绿工程区域5个样方修复后全部存活每千平方米拥有3~5种植物形成的植被群落,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均为Vb级,5号库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最高,达到参照样方的78.8%。可见莲花山矿区一期工程采用“工程措施+生态复绿”的生态修复模式,修复效果明显,可为其他矿山生态修复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50.
月亮山矿地处华北地层大区—祁秦昆地层区,中祁连地层小区。通过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圈定AS-19综合异常,1∶50 000水系沉积物异常的元素组合为W、Mo、Bi、Cr、Ni、Co、Ti,结合异常所处的地质特征,研究了区内单元素异常及组合元素异常特征,部署了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主成矿元素为W,元素异常分带现象明显,其中W元素最大值为753.1×10-6,平均值为4.5×10-6。通过后期槽探工程揭露,发现W矿体的赋存部位、展布方向、规模产状与1∶10 000土壤测量结果中W元素的异常分布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