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48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基于在稀盐酸介质中,(Ⅵ)催化Ti(Ⅲ)还原孔雀绿褪色的反应,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8μg/mL,检出限为1.1×10  相似文献   
662.
663.
利用局域密度泛函理论和LMTO-ASA方法结合线性弹性理论,从第一原理计算了B1结构的WC、MoC、WN和MoN晶体的弹性切变模量C_(11)-C_(12)和C_(44),再由体弹性模量B_o=(C_(11)+2C_(12))/3求得上述四种晶体的弹性常数C_(11),C_(12)和C_(44),由于目前尚无上述四种晶体的弹性常数实验数值,本文的计算结果可作为一种理论预测值。  相似文献   
664.
蒋安仁 《科学通报》1989,34(23):1796-1796
酸A和仲酸B都是z(H~+/W)=1.14的两种同多酸,前者在WO_4~(2-)酸化至z=1.14时能快速形成,后者需要WO_4~(2-)酸化后经过长时间的加热方能定量完成。以往,由于它的转变速度极其缓慢,加之缺乏可靠的分离和鉴定方法,使仲酸A转变成仲酸B这一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文献上报道的机理是主观的推测,缺少实验的依据。 作者利用仲酸A对H_2O_2有络合活性而仲酸B无络合活性这一性质差异,成功地找到了仲酸B的测定方法,从而使仲酸A转变成仲酸B的动力学研究成为可能。本文根据得到的动力学研究结果,提出新的有实验依据的转变机理。  相似文献   
665.
666.
研究了白矿碱分解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测定了70℃,90℃及105℃下氢氧化钠溶液与人造白反应的平衡浓度商K_c。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的K_c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碱浓度的升高而明显地增大;105℃下,NaOH浓度为5.68mol/L时,平衡浓度商K_c为0.0259;在70~90℃之间,其反应热为25.80kJ/mol,是一个吸热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证明,反应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8.83kJ/mol,表观反应级数为1.73。升高温度和增大碱浓度都可加快反应速度,强化浸出过程。  相似文献   
667.
阐述了钍-(Th-w)阴极材料碳化处理的作用,对影响碳化质量的若干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改进,提高了碳化质量,从而给出提高钍-阴极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668.
在 p H≈ 6 .5及稀土盐的存在下 ,用 Na2 WO4 · 2 H2 O与 Na As O2 及 Co(NO3 ) 2 · 6 H2 O反应 ,得到了夹层型杂多酸盐 Na9[Na3 { Co(H2 O) } 3 (As W9O3 3 ) 2 ]· 44H2 O单晶 ,用 X射线单晶衍射法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 ,晶胞参数为 :a=1 .40 83 (6 ) nm,b=2 .3 2 4 1 (6 ) nm,c=3 .2 1 97(1 0 ) nm,α=90°,β=98.995 (6 )°,γ=90°,V=1 0 .40 8(6 ) nm3 ,Z=4,空间群 C2 /c,R1 =0 .0 6 0 4 ,w R2 =0 .0 792 (I>2 σ) .[Na3 { Co(H2 O) } 3 (As W9O3 3 ) 2 ]9-具有近似 D3 h对称性 ,Co2 +的配位数均为 5 .对题示化合物进行了 IR,UV- Vis表征 ,讨论了其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669.
钨合金变形微观力学行为的计算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合金的组织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法对合金闰伸变形时组织结构中的应力分布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合金拉伸变形时拉伸方向最大正应力和最大Mises应力区域在颗粒相中,同时颗业还将受到垂直于拉伸方向的压应力;最大剪切应力分布在粘结相中,随拉伸变形增加,粘结相最先进人塑性状态,由于粘结相的塑性变形、合金中应力不断重组,应力逐渐在颗粒中集中。  相似文献   
670.
报道了AβMxHy[MW9Mn3(H2O)3O37]·nH2O(M=Si,Ge,Ga;M=Bu4N+,K+)的合成方法并对IR、UV、磁化率以及催化活性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