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5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94篇
教育与普及   79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251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建立整个结构体系试验模型,在土槽试验室模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在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拟动力试验中,由于下部结构的不可控性和土体的不确定性,提出采用反演分析识别下部结构的动力反应,试验中通过传感器有效获取下部结构状态信息,利用这些测试信息作为反演分析的基础数据,确定桩-土工作状态,运用子结构的概念完成整个结构体系的拟动力试验.以某框架为例,采用考虑反演分析的试验方法、等效线性化方法以及刚性地基假设方法,探讨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的不同.试验及模拟分析表明,地震作用下,土体较早地进入了塑性阶段,结合反演分析的该试验方法能更好地模拟包括桩土在内的整个体系在地震下的反应.考虑反演分析试验方法的结构顶端位移最大,等效线性化方法次之,刚性地基假设最小;考虑反演分析试验方法的层间位移角和层间剪力最小,固定基础假设最大.  相似文献   
242.
为研究火灾后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力学性能,对已有试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计算火灾后构件力学性能简化算法.试验设置1根受火梁及1根对比梁,依据ISO834标准升温曲线对受火梁开展升温试验,静置后,进行受火梁及对比梁常温静载试验.根据实际升温曲线,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受火梁温度场进行计算,结合常温及火灾损伤后材料力学性能,分析出截面弯矩曲率关系,得出截面抗弯刚度,继而计算出受火连续梁及对比连续梁的弯矩及位移.结果表明:当截面受压区直接受火时,刚度及承载力都有较大降低,其中刚度下降更加显著,当截面受拉区直接受火时,刚度及承载力变化较小;受火梁与对比梁相比,梁弯矩明显更多地向加载点分配,最终导致梁出铰顺序不同,随着荷载增加,常温梁中支座先屈服,继而加载点截面屈服,而受火梁加载点截面先于中支座截面屈服.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对比分析了传统的计算连续梁的方法,表明其不适用于预测火灾后损伤的连续梁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43.
为评价变形不均匀性对钢筋混凝土(RC)柱轴向变形性能的影响,采用MATLAB编制计算程序,对RC柱在单调轴压工况下的荷载变形关系进行计算分析.通过与已有试验结果和有限元方法的对比,验证程序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参数分析.研究表明:是否考虑轴向变形不均匀,对RC柱峰值荷载所对应轴向变形的影响不明显,但是对RC柱极限荷载所对应变形的影响显著,最大差异可超过50%.  相似文献   
244.
对一处于8度区(0.2g)、III类场地的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布置屈曲约束支撑,利用层间剪力比进行支撑的设计,并采取4种不同的布置方式.利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建模,进行固有特性分析、反应谱分析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周期、内力、变形、耗能能力的对比,探讨了屈曲约束支撑不同布置方式的优劣.结果表明:不同的支撑布置方式对结构的刚度贡献也有所不同,耗能能力也有所差异.为屈曲约束支撑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合理布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45.
为了研究高钛重矿渣混凝土柱在偏心受压状态下的极限承载力、刚度与普通混凝土柱的差异,对3根高钛重矿渣混凝土柱和3根普通混凝土柱进行偏心受压对比试验,并对试验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高钛重矿渣混凝土柱与普通混凝土柱Nua/Nu0(Nua为极限承载力模拟值,Nu0为极限承载力试验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022、0.999,其均方差分别为0.009、0.027,采用文中有限元方法可较准确预测高钛重矿渣混凝土柱和普通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高钛重矿渣混凝土偏心受压柱荷载—侧向挠度曲线的刚度略低于普通混凝土偏心受压柱;可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来计算高钛重矿渣钢筋混凝土偏压柱的承载力,其计算结果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246.
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是钢筋混凝土梁加固的一种的新方法.简介了目前关于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梁抗弯和抗剪承载力研究的成果,分析考虑界面滑移、二次受力等因素对于承载能力影响的研究现状,探讨了该加固技术试验研究方法及工程应用情况.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总结,分析了该技术的主要特点与不足,并指出了有关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7.
为研究600 MPa钢筋混凝土十字形柱的抗震性能,对4个不同轴压比的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600 MPa钢筋混凝土十字形柱的滞回曲线饱满对称,耗能能力良好;采用ABAQUS软件对试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比分析试件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配箍率、钢筋强度和配筋率对600 MPa钢筋混凝土十字形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配箍率增大,试件的极限承载力提高;随着钢筋强度的提高,试件的峰值荷载增大,塑性变形能力增强,抗震性能得到改善;随着配筋率增大,试件的滞回环更加饱满,耗能能力增强,但刚度退化加速。  相似文献   
248.
本文进行了相同条件下不同受火时间的钢筋混凝土梁的高温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及表观现象分析,研究火灾中受火时间分别为0小时,0.5 小时,1小时,1.5小时,2小时,3小时,钢筋混凝土梁构件宏观方面的变化,包括质量损失及表观颜色,裂缝,保护层等的变化规律和高温前后纵波波速的变化规律,总结出不同受火时间对钢筋混凝土梁构件损伤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9.
为了系统地评价钢筋混凝土箱型墩在水平双向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以钢筋混凝土箱型墩的双向拟静力试验为依据,采用Open Sees分析程序对钢筋混凝土箱型墩在水平双向荷载下的滞回性能进行数值分析。根据钢筋混凝土箱型墩实测和模拟滞回曲线的特点,提出水平双向加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箱型墩的恢复力模型,并考虑其主要影响因素,给出所提出恢复力模型特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应用所提出的恢复力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钢筋混凝土箱型墩的滞回性能,得到的水平荷载-位移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50.
基于Abaqus非线性有限元软件,通过投放不同形状、粒径、级配的骨料,模拟钢筋锈蚀膨胀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开裂的精细化建模分析. 针对混凝土裂缝开展形态,对网格映射方法、几何剖分方法,以及几何剖分方法+Cohesive单元细观模型等几种建模技术的运算效率进行对比;同时针对两种不同混凝土骨料形状对锈胀混凝土裂缝开裂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网格映射方建模简单、运算效率较高,但分析结果较粗糙;几何剖分方法收敛速度快,计算效率高,但建模时需要对骨料进行剖分;几何剖分+Cohesive单元方法得到的裂缝开展形态更加精细化更接近实际情况,但运算效率低,只适用于局部精细化分析要求较高的场合.骨料的形状和分布对裂缝分布和扩展趋势均产生一定影响,实际分析中,骨料形状应尽可能接近于实际骨料.此外,通过几何剖分+Cohesive单元法建立的模型计算结果锈蚀开裂时间与理论计算值对比误差小于10%,说明该模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钢材锈胀挤压附近混凝土导致开裂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