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8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209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302篇
教育与普及   25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9篇
现状及发展   31篇
综合类   426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27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研究多原子晶体中纯二维电子与表面光学声子的相互作用性质,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幺正变换方法计算了多原子晶体中纯二维弱耦合极化子的基态能量、第一内部激发态能量和激发能量.结果表明:多原子晶体中纯二维极化子的基态能量、第一内部激发态能量和激发能量表示为耦合常数αn的幂级数,不仅包括不同支SO声子与电子耦合的能量,还包括不同支SO声子间相互作用贡献的附加能量.  相似文献   
92.
低聚丙烯酸钠用于纳米氧化锌表面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低聚丙烯酸钠对纳米氧化锌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对6种不同的分散剂分散效果的比较,研究了低聚丙烯酸钠改性纳米氧化锌水分散性体系的稳定性;并利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水分散体系的形貌。结果表明,低聚丙烯酸钠表面改性纳米氧化锌水分散性体系的稳定性比其它分散剂分散效果好的多,其水分散性体系的形貌为单包敷结构的珠链状纳米粒子;同时认为低聚丙烯酸钠改性纳米氧化锌水分散性体系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方面,即纳米胶粒间的排斥力、低的表面张力、高的空间位阻,并提出了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93.
采用经验紧束缚近似方法模拟重构硅(100)表面单个双聚体空位(SDV)附近的单个硅原子的沉积行为,根据绘制的SDV附近附加能量差异的三维及投影图,确定了沉积束缚点和一些鞍点,并研究其可能的扩散路径。  相似文献   
94.
利用束箔光谱技术研究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的能量为80MeV和110MeV的Cu束与靶室中的碳膜碰撞激发光谱的情况。  相似文献   
95.
风化煤中提取的腐植酸类物质对废水中有害重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络合作用,但有沉积速度慢,时间长,沉积不易分离等缺点,本文用腐植酸钠与纤维素反应产生的复合物,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络合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络合效果比单纯用腐植酸钠效果要好。因而腐植酸纤维素 事物有望成为重金属污水处理剂。  相似文献   
96.
试验用比色法和原子吸收法等分析手段系统地研究了粉煤灰-H2O、粉煤灰-NaOH-H2O、粉煤灰-Ca(OH)2-H2O 3个系统在不同水热条件下Al、Sl、Ca元素溶出浓度。结果表明:温度、反应时间和OH^-的浓度是影响离子渗出的主要因素;计算了不同粉煤灰-Ca(OH)2-H2O系统在100℃、12h条件下SiO2的溶出率,高钙固硫粉煤灰中SiO2的溶出率高于普通粉煤灰,用SiO2的容出率可以表征粉煤灰的活性;粉煤灰与Ca(OH)2的水热反应,可能是一个原地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97.
本文对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两种SO4^2-/ZrO2系列的SO4^2-/ZrO2-TiO2和SO4^2-/ZrO2-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并以顺丁烯二酸酐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了Zr:A1,Zr:Ti的原于配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以及浸渍液硫酸的浓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配体在卤化铜催化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中,配体对催化体系的活性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可以膏节过渡金属的氧化还原性能,并以自身的立体效应供给催化剂以适当的选择性,它们还可以改善催化剂在反应混合物中的溶解性能。研究配体结构和相应催化体系在ATRP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对寻找性能优良的ATRP催化剂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近几年对Cu^ /Cu^2 催化体系中含氮配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99.
用MS Xα方法研究了Nd2 Fe1 7Nx 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质 ,发现在Fe(f)和Fe(c)晶位间存在着负交换耦合 ,间隙N原子的作用使化合物的元胞体积稍为增大 ,因此负交换耦合强度减弱 .计算结果表明 ,晶体的几何结构对称性与原子间距离是影响物质磁性和居里温度的两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0.
丙烯酸乙酯与2-溴丙烯酸乙酯乳液共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乙酯-co-2-溴丙烯酸乙酯)无规共聚物,用该共聚物作为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大分子引发剂,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接枝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乙酯-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的分子量随单体转化率的上升而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