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8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81篇
教育与普及   6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329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81.
采用高度离子化脉冲工艺(H.I.P)在医用Ti6Al4V合金表面成功制备了AlTiN陶瓷涂层。采用电化学腐蚀方法用三电极系统对Ti6Al4V—AlTiN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中进行抗侵蚀试验,并作出极化曲线与Ti6Al4V合金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相同条件下,Ti6Al4V -AlTiN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中的抗侵蚀性更加优异。  相似文献   
82.
电迁移型阻锈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迁移型阻锈剂及其实施技术是修补盐污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种新材料和新技术.它在不影响结构正常运行的条件下,从盐污染的混凝土表面透过混凝土保护层迁移到钢筋表面,使其再钝化,从而有可能经济、简便并有利于环保地实现钢筋界面的电化学修补.实验表明:所研制的醇胺类迁移型阻锈剂(BE)对于14mm厚混凝土内的活化钢筋具有显著的阻锈效果;对于盐污染轻的44 mm厚混凝土内的活化钢筋也具有阻锈作用(约优于国外一种专利产品),但均难以足够浓度自然迁移到保护层厚40mm的钢筋上.以盐污染混凝土结构电化学脱盐所采用的电流密度,进行了BE的电迁移试验,表明BE能迅速电迁移厚达10cm的混凝土内,富集到钢筋上,并可显著阻锈.初步优化了电迁移制度(电化学脱盐期有可能从30 d,缩短为5~7 d).在连云港近海的大浦东抽水站盐污染腐蚀破坏的三跨横梁现场,试用BE电迁移技术,历时3年,仍具有良好的阻锈效果.  相似文献   
83.
Cl-含量对铸态Cu-40Ni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动电位扫描法,结合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用传统电弧熔炼(CA)制备的铸态Cu-40Ni合金在不同Cl-含量的腐蚀介质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铸态Cu-40Ni合金在含Cl-腐蚀介质中,随着Cl-含量的增加,自腐蚀电位不同程度负移,膜电阻减小,腐蚀速度加快;合金在Na2SO4中表现出了Warburg阻抗的性质,电极表面的腐蚀过程由电化学控制转变为扩散控制,而在加入Cl-后,没有出现Warburg阻抗的性质,腐蚀过程由电化学控制;腐蚀电化学阻抗谱呈单容抗弧特征,随Cl-含量的增加,极化电阻减小;腐蚀过程中存在一定弥散效应.  相似文献   
84.
多梯度流域变换算法与传统算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变换是图像分割的有力工具,流域分割方法的性能主要依赖于图像梯度。文中利用传统单尺度梯度算子流域分割算法和多尺度形态梯度流域变换算法,分别作用于计算机视觉细胞图像和水果图像,结果显示传统分割算法和多尺度算子流域分割算法在不同的图像中显示出各自的优越性,第一种算法更适合于交叠区域不是很多,但质地不必十分均匀的图像;第二种则更适合于交叠区域较多,质地较均匀的图像。  相似文献   
85.
20G钢焊接接头组织对其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G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并在33%NaOH溶液中测定了焊接接头的焊缝中心、热影响区、基体的阳极极化曲线,结果表明,20G钢捍接接头热影响区由于晶粒粗大、组织形态及成分不均匀,导致该区域成为20G钢焊接接头应力腐蚀断裂最敏感区域。  相似文献   
86.
X65管线钢抗H_2S腐蚀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显微组织管线钢抗H2S腐蚀的行为·结果表明,酒钢生产的X65管线钢,当显微组织是以针状铁素体为主的混合型组织时,管线钢具有优良的抗H2S腐蚀性能·经硫化氢腐蚀试验后,除出现程度不等的氢鼓泡外,试样断面上基本没有产生裂纹·氢鼓泡是由于钢中夹杂物处吸收由腐蚀而产生的氢所引起的·当钢表面上因腐蚀而释放出原子态氢后,由于硫化氢的催化作用,促进原子氢向钢中扩散,并在夹杂物与基体的界面上聚集形成分子氢·随着过程的进行,产生很高的压力,从而形成鼓泡·  相似文献   
87.
离子束动态混合注入钽对GCr15抗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蚀是引起GCr15制航空轴承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选用促进钝性元素Ta用离子束动态注入的方法,来改变GCr15材料表面特性,提高其抗蚀性能,是防止航空轴承早期失效的有效途径.通过在0.5mol/LH2S04溶液和0.1mol/LNaCl溶液中电化学方法测试和人造海水环境的模拟试验及盐雾试验检测结果表明,离子束混合注入Ta具有极好抗全面腐蚀和抗点腐蚀的性能,其效果优于注Ti或注Cr,其耐蚀性提高的机理是由于注入表面形成高稳定性的Ta2O5防护膜和富钽的非晶态合金层.  相似文献   
88.
首次采用化学法合成的Keggin型钼钒磷酸掺杂的聚吡咯杂化材料做修饰剂制得了本体修饰的碳糊电极,并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充分保持了钼钒磷酸的电化学活性和碳糊电极表面可更新的特点,不仅对过氧化氢和溴酸根的还原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而且还具有优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9.
工程装备的腐蚀与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叙述了工程装备在不同工作环境中的腐蚀失效形式,详细分析了其大气腐蚀、水介质腐蚀、土壤腐蚀等腐蚀形式产生的原因、腐蚀机理及行为,并从工程装备的选材和结构设计、电化学保护、施加高效防腐涂层等方面入手,制定了相应的防腐技术对策,从而达到提高工程装备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0.
污水回用对循环冷却系统的腐蚀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回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通过试验,掌握了处理后回用污水的pH值、有机物浓度、浊度、氯离子及硫酸根离子对循环冷却系统金属的腐蚀影响规律,指出控制循环冷却水补充水中有机物浓度是污水回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