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在氯化物介质中形成的钝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32.
本文通过对316Ti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在55℃的静态钠中,经过1500小时受80%的(?)应力作用下腐蚀行为的研究,进行了ASE,ASE以及剖面观察,发现316Ti在拉应力作用下腐蚀膜不致密,焊缝的抗蚀性能低于母材,焊缝中抗蚀性能下降的原因是由于δ铁素体中Cr优先溶解.  相似文献   
233.
超声波合成技术在纳米羟基磷灰石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合成技术,以硝酸钙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在恒温、常压下,通过控制合成过程中的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成功合成了粒子尺寸为20nm×50nm、粒度分布窄、分散性好的针状晶体纳米羟基磷灰石.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衍射(XRD)来表征粒子的表面形貌和相组成,透射电镜来表征粒子尺寸.讨论了不同合成条件对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的形态、尺寸及其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超声功率为80W、超声时间为1.5h合成出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的分散性最好.  相似文献   
234.
通过实验分析了钛脱氧的钢液再采用铝终脱氧后钢中夹杂物的形态和成分,并研究了钢的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Al质量分数为0.015%时,钢中仍然存在大量的Ti氧化物,Ti氧化物具有促进针状铁素体形核的能力,从而使组织得到细化,其冲击功比不加铝脱氧钢提高了33%,证明了铝终脱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35.
抗菌不锈钢     
林刚 《世界科学》2011,(10):49-50
近些年来不锈钢在食品工业、餐饮服务业和家庭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希望不锈钢器皿和餐具除具有不锈、光洁如新的特点外,最好还具有防霉变、抗菌、杀菌功能。为迎合人们的需求,抗  相似文献   
236.
磁场处理对微合金钢相变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磁场处理对微合金钢由奥氏全的转为过程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铁素体的形核率和晶粒长大速度两个方面,磁场处理增加了铁素体的形核率,同时也提高了晶粒的长大速度,由于磁场对铁素体形核率的影响效果显著,缩短了相变时间,最终得到细晶组织。  相似文献   
237.
以粒径为0.2~1.0μm的ZrC颗粒为增强相,采用压入铸造法制备含ZrC粒子的试验钢,通过热模拟实验、性能测试、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ZrC粒子对钢的组织细化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ZrC粒子在基体20Mn2钢中分布均匀,能细化基体晶粒;在轧制过程中,ZrC粒子能加速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进程,导致组织超细化;当ZrC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4μm、加入量(体积分数)为0.5%时,实验室轧后水冷可获得晶粒粒径为3.9μm的9mm中板,材料的屈服强度提高58%,综合性能显著提高,这主要归因于微米ZrC增强相良好的细晶强化及第二相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238.
曹兰剑 《科技资讯》2011,(14):87-87
本文简单粗略地介绍了机械加工中常用到的一些基本热处理知识,并对热处理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了简要解答.  相似文献   
239.
对影响铁素体球墨铸铁性能的化学成份、球化、孕育处理等因素进行分析。阐述了在使用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铸态铁素体球铁时,通过对化学成分的控制、合理的球化孕育处理,可以实现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的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240.
为了获得高度取向的阵列材料,以水热合成的纳米Fe3O4磁性颗粒为功能物质,氟碳树脂为薄膜基体,在磁场作用下定向生长成具有磁性针状阵列结构的自组装抗反射薄膜,并考察不同Fe3O4含量对磁性阵列结构的影响;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对薄膜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来表征自组装薄膜的反射率。结果表明:随着Fe3O4含量的增加,阵列高度逐渐增高;当粉体质量分数为10%时,阵列的间距为300~600μm,阵列中单个针状结构中间的直径约为100μm;薄膜表面的阵列结构对于反射率的降低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