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78篇 |
免费 | 243篇 |
国内免费 | 29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8篇 |
丛书文集 | 353篇 |
教育与普及 | 50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12篇 |
现状及发展 | 79篇 |
研究方法 | 2篇 |
综合类 | 80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6篇 |
2023年 | 205篇 |
2022年 | 211篇 |
2021年 | 256篇 |
2020年 | 192篇 |
2019年 | 186篇 |
2018年 | 81篇 |
2017年 | 132篇 |
2016年 | 133篇 |
2015年 | 212篇 |
2014年 | 385篇 |
2013年 | 342篇 |
2012年 | 355篇 |
2011年 | 407篇 |
2010年 | 349篇 |
2009年 | 395篇 |
2008年 | 475篇 |
2007年 | 356篇 |
2006年 | 338篇 |
2005年 | 300篇 |
2004年 | 263篇 |
2003年 | 301篇 |
2002年 | 257篇 |
2001年 | 309篇 |
2000年 | 257篇 |
1999年 | 214篇 |
1998年 | 237篇 |
1997年 | 250篇 |
1996年 | 219篇 |
1995年 | 247篇 |
1994年 | 229篇 |
1993年 | 185篇 |
1992年 | 176篇 |
1991年 | 122篇 |
1990年 | 140篇 |
1989年 | 144篇 |
1988年 | 81篇 |
1987年 | 50篇 |
1986年 | 37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91.
92.
在建立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及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加铺层厚度设计方法(包括加筋设计)。这一设计方法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沥青混凝土材料疲劳损伤效应、接缝传荷能力、地基支承条件及加筋作用对加铺层设计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资料表明,它与长期过度劳累、精神紧张、饮食不合理、生活不规律以及应激等,造成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表现为常伴有低热、头痛、肌肉关节 相似文献
94.
通过逐步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含有长烷基链的金属酞菁的聚合物,这种自组装的聚合物有很好的溶解性能,且很容易成膜,并对其光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从紫外可见光谱图中可以看到两个强的吸收带,分别位于600-700 nm,以及300-400 nm.这种物质具有低的禁带宽度(Eg<1.8 eV),很容易吸收太阳光.采用332 nm的光作为激发光源,它的溶液的发射峰出现在402nm.从循环伏安图上可以观察到,两个可逆的氧化还原过程出现在0.64 V,-1.10 V. 相似文献
95.
建筑用铝合金的疲劳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建筑金属材料,铝合金对应力集中和裂纹比较敏感。经过固熔热处理、人工时效、挤压成型等处理后,铝合金构件的疲劳强度相对较低,抗疲劳能力差。为研究6061-T 6和6005-T 5两种典型的铝合金材料的疲劳性能,通过常规试验方法分别对这两组铝合金光滑板试件进行了轴向拉伸疲劳试验。在循环次数为104~2×106时测定了两种材料的S-N曲线。试验结果发现:铝合金的疲劳强度大致与抗拉强度成正比,抗拉强度高的疲劳强度也高。 相似文献
96.
为了研究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经历疲劳荷载后的剩余承载力,设计制作了两个足尺的正交异性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板,通过疲劳和静力加载试验测试了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的静力承载能力、破坏形态与疲劳后剩余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正交异性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经历疲劳荷载后的静力破坏形态为受弯破坏,试件达到极限状态时中支点截面U肋屈曲,受拉钢筋屈服,负弯矩区混凝土板开裂严重,组合桥面板的受力性能发生退化。经过疲劳加载后的桥面板的剩余极限承载力较没有经过疲劳加载的桥面板承载力下降了约11.6%。基于钢筋混凝土黏结滑移理论推导了适用于疲劳荷载作用后的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平均裂缝间距计算公式。对比试验结果,所提出的平均裂缝间距计算公式具有良好的精度,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7.
对已经构建成功并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T5 MMP的催化结构域进行诱导表达, 得到分子量为21000, 包涵体形式的重组蛋白. 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后, 用凝胶过滤树脂对纯化后的蛋白进行柱上复性, 得到了具有较高活性的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98.
99.
泡沫金属材料在防护吸能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深入研究泡沫金属及其相关结构的冲击力学性能十分必要。通过Φ50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装置对开孔泡沫金属Fe、Ni、Fe-Ni合金(50 mm×10 mm)进行动态冲击试验。试验分析了应变和应变率对其力学性能及吸能特性的影响,通过对其峰值应力、波动应力、理想吸能效率等参数的对比分析多种冲击速度下不同泡沫金属材料的抗压强度与吸能性,为建筑、航天等工程的使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高冲击速度下峰值应力增大且Fe-Ni合金抗压强度最高,不同材料泡沫金属均存在波动应力且压密阶段时间各不相同。应变率介于600~1 150时泡沫金属Ni吸能性最优,该区间外Fe-Ni合金更优。当应变率大于1 000时,Fe-Ni合金理想吸能效率增幅较大,相较于700时提高了48%、为最优理想吸能材料。 相似文献
100.
基于EEG小波包子带能量比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驾驶员在从正常驾驶状态向疲劳驾驶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其脑电信号中的慢波逐渐增加,快波逐渐减少;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子带能量比的疲劳驾驶状态检测方法.采集和分析受试者模拟驾驶过程中的脑电信号,利用小波包分解系数计算出β波与慢波的能量比,将其作为疲劳指标F值.实验结果表明,尽管不同受试者的F值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对于同一受试者而言,F值随着驾驶时间的延长和疲劳程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相对于正常驾驶状态的衰减程度能够有效反映驾驶人的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