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1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276篇
系统科学   30篇
丛书文集   274篇
教育与普及   478篇
理论与方法论   87篇
现状及发展   64篇
综合类   566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205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运用金属胶束催化的三元复合物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吡啶类Zn(Ⅱ)和Ni(Ⅱ)配合物在CTAB存在下对PNPP水解的影响,得到了PNPP水解反应的动力学及热力学参数(k'N,kT,kM),定量地讨论了pH值对PNPP水解反应的影响,得到了金属胶束相中PNPP水解的动力学参数(kN)。结果表明吡啶类Zn(Ⅱ)和Ni(Ⅱ)配合物对PNPP水解的催化作用达60 ̄10^3倍,且Ni(Ⅱ)配合物的催化作用比Zn  相似文献   
962.
运用金属胶束催化的三元复合物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吡啶类Zn(Ⅱ)和Ni(Ⅱ)配合物在CTAB存在下对PNPP水解的影响,得到了PNPP水解反应的动力学及热力学参数(k′N,kT,kM),定量地讨论了pH值对PNPP水解反应的影响,得到了金属胶束相中PNPP水解的动力学参数(kN).结果表明吡啶类Zn(Ⅱ)和Ni(Ⅱ)配合物对PNPP水解的催化作用达60~103倍,且Ni(Ⅱ)配合物的催化作用比Zn(Ⅱ)配合物大.进一步验证了金属胶束催化的三元复合物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63.
利用X射线步进扫描研究了Dy2Fe17-xAlx金属间化合物的详细结构,给出了结构中诸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64.
介绍用于检测和识别简单形状的金属物体的矩阵传感器, 并对简单形状的金属物体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965.
介绍了利用扫描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对金属薄膜反射系数进行准定量测量的实验原理;并对几种已知的反射系数R进行了实验验证;最后对此方法进行几点讨论。  相似文献   
966.
就铁金属管壳式热交换器中采用薄管的设想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出的结果表明该设想是可行的,就管板本身可节约材料70%,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967.
汽车刹车材料台架试验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2种配方的刹车材料,在惯性台架试验机上进行性能检测.作者依据2种摩擦材料的惯性台架试验,结合粘着理论,对摩擦材料的速度、压力相关性、衰退性能及摩擦稳定性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认为摩擦材料制动力矩的提高,不能单纯依赖添加硬质材料,否则,易引起摩擦性能不稳定,出现制动不灵敏及刮伤对偶材料等不良现象.摩擦材料硬度适中,有利于综合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968.
本文介绍金属爆炸焊接过程中选择爆炸焊接参数的原则、试验结果与分析、爆炸焊接工艺的优点,特别对平板复合技术中采用的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并叙述了一个铜-铝爆炸复合的实例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69.
合成了5 种苯丙氨酸希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Mn(Sal- Phe)、Fe(Sal- Phe) 、Co(Sal- phe) 、Ni(Sal- Phe)、Cu(Sal- Phe),对配合物进行了热重- 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PS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金属含量(ICP) ,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70.
通过三点弯曲预裂纹试样在室温(25 ℃)和 700 ℃的断裂试验,对接近 γ和全层状 α+ γ的两种 Ti Al金属间化合物的解理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经过断口的详细观察和裂纹尖端应力、应变的有限元计算确定解理断裂的临界阶段.结果表明解理断裂是由预制裂纹的直接扩展所引发,由加工硬化决定的裂尖处的正应力是决定性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