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9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241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267篇
教育与普及   4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98篇
现状及发展   55篇
综合类   525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164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1 毫秒
951.
首次将巨轮型纳米多孔多金属氧酸盐Na15[MoVI126MoV28O462H14(H2O)700.5[MoVI124MoV28O457H14(H2O)680.5·ca.400H2O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与聚乙烯基亚胺(PEI)通过静电作用自组装形成纳米超薄多层膜。该膜的制备过程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进行监测,巨轮型纳米多孔多金属氧酸盐的特征吸收峰的吸收值随着层数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关系,表明在纳米超薄多层膜的组装过程中巨轮型多金属氧酸盐的结构没有被破坏,自组装成膜的过程是一个层层均一、反复生长的过程,每层吸附循环沉积的聚电解质和多金属氧酸盐的量相等。对纳米超薄多层膜的偏振紫外光谱的研究表明巨轮型纳米多孔多金属氧酸盐分子在纳米超薄膜中不是杂乱无章随意排列堆积的,而是在带高负电荷的巨轮型纳米多孔多金属氧酸阴离子间存在的静电排斥作用下彼此平行倾斜在基片表面并且与基片表面成一定的取向角从而减低整个体系的能量达到最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52.
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ONOIM)方法, 对基质金属 蛋白酶(MMPs)与其小分子化合物抑制剂的相互作用进行计算, 筛选出F-,C5H5N-6,NO-3和C2H4NO-2为能力较强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MMPIs).  相似文献   
953.
利用中温水热技术合成一种新型还原型钼磷酸盐: [Ni(phen)3]2[Ni(PO4)2(H2PO4)6(OH)6(MoO2)12](phen: 邻菲啰啉), 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 a=1.404 2(3) nm, b=1.405 0(3) nm, c=1.408 2(3) nm, α=74.53(3)°, β=74.72(3)°, γ=74.81(3)°, V=2.527 6(9) nm3, Z=1, R1=0.076 2, wR2=0.168 6.  相似文献   
954.
通过黄龙-上石多金属成矿区地质特征的分析,发现印支期拆离构造和燕山早期推覆构造均是该区重要的控矿构造,总结出区内的找矿标志,指出以铅锌为主的多金属矿是本区的重要成矿类型,并预测北部黄龙和南部上石是今后找矿的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955.
真空滤油机中金属波纹板填料压降计算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3种不同的压降数学模型计算出真空滤油机工作时的压降值,并通过试验实际测量出真空分离室中的压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试验关联的压降模型、Kister关联图计算,结果较接近,两值都接近0;试验测量结果表明:塔顶与塔底的真空值都为2500 Pa,所以应用金属波纹板填料于真空滤油机中并不存在压降问题.  相似文献   
956.
焓恢复是玻璃物理时效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也是玻璃物理时效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采用差热扫描热分析(DSC)的方法对Zr46.75Ti8.25Cu7.5Ni10—Be27.5大块金属玻璃的焓恢复进行系统的观测.DSC曲线上的亚玻璃转变温度瓦峰和“上颚突出”的演化表明块体金属玻璃的焓恢复具有典型性.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自由体积模型本质上无法解释大块金属玻璃的焓恢复现象,而基于非线性和非指数性叠加的Hodge模型只能定性对焓恢复过程进行描述.结合块体金属玻璃的动力学研究结果对块体金属玻璃的焓恢复本质进行初步分析,认为块体金属玻璃的焓恢复是与其深过冷液体的动力学行为直接相关,进一步分析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研究显示大块金属玻璃是研究玻璃态物理时效问题的理想材料.深入认识金属玻璃中物理时效将有助于人们对玻璃本质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有效使用和设计新型的大块金属玻璃.  相似文献   
957.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Co-Sn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得到一系列Co-Sn金属复合氧化物.对前驱物和产物进行差热和热重分析 (TG/DTA)、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Co-Sn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低温 (350,500 ℃) 热分解得到的是非晶态CoSnO3复合物氧化物,高温 (600, 700, 800 ℃) 热分解得到的是四方相CoSnO3和少量尖晶石型Co2SnO4,所得Co-Sn金属复合氧化物电化学性能依赖于分解温度和结晶度.从容量和循环寿命综合考虑,相转变温度在600 ℃热分解所得试样的电化学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958.
应用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modified analytical embedded-atom method, MAEAM), 研究了Re、Ru、Zr、Y、Co和Sc 6种密排六方(hexagonal closed-packed, HCP)金属(c/a<8/3)单空位最近邻(NN,非基平面)、次近邻(NNN,基平面)和第三近邻(TNN,非基平面)原子自扩散机制. 结果表明,3种机制能量曲线均是对称的,且能量极大值出现在迁移路径的中点.根据能量最小化原理,这6种HCP金属中单空位最可几迁移路径依次为最近邻、次近邻,第三近邻原子迁移困难.  相似文献   
959.
以Au作催化剂通过在空气中将金属锗加热到550~800℃,在单质锗表面原位大面积生长出了GeO2纳米线.采用扫描电镜和激光喇曼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GeO2纳米线为六方相结构,长度可达30 μm.通过改变加热温度,纳米线的直径可在110~170nm 范围内调节.提出了可能的生长机理以说明GeO2纳米线的形成.并且在GeO2纳米线的喇曼光谱中观察到了声子限制效应.  相似文献   
960.
提出了一种基于纳米金属与有机分子共掺杂超分子结构光电子材料的设计组装新方法.通过分子在球形金属纳米粒子表面吸附形成的超分子结构实现金属纳米粒子对分子的激发,进而达到分子功能增强与扩展.讨论了材料设计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设计并合成出具有短波长光存储特性复合材料薄膜.实验表明,与单纯由甲基橙掺杂复合膜相比,甲基橙在具有超分子结构的复合膜中,最大吸收波长蓝移约23 nm,复合膜迅速分解的初始温度和分解温度带的范围分别提高和降低41℃和51℃.表明以这种思路设计组装光电子功能复合材料的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