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6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84篇
教育与普及   178篇
理论与方法论   55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179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Au(Ⅲ)(H,Na)Cl/伯胺N1923体系活度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考察萃取剂浓度、氯离子浓度以及体系温度等因素对伯胺N_(1923)萃取Au(Ⅲ)的影响,导出了N_(1923)的活度系数与浓度的关系式,测定并计算出该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112.
本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为柱材料,研究制定了在线预富集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测定痕量金的新方法.实验溶液含金0.02μg/ml,酸度为5%~10%王水,以甲基异丁酮为洗脱液.当流速为16ml/min时,富集倍数为进样1min富集50倍.该方法选择性好,用于地质矿样中痕量金的测定,相对误差为1.1%.  相似文献   
113.
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取了Al2O3颗粒增强的Al-Si合金复合材料。探讨了挤压压力、浇注温度对Al2O3/Al-Si复合材料强度的影响,优化了工艺参数。对压力下凝固的材料组织的分析表明,压力和颗粒能使初晶硅和共晶硅双细化,并改变了初晶硅和共晶硅的形貌。  相似文献   
114.
硫脲对金、银、铜的反萃取能力和体系的酸度有关。利用此特点,通过调节体系酸度并采用分段反萃取可达到金与银、铜的基本分离。反萃取过程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温度60℃;反应时间大于5min;流比1/3;硫脲浓度1.2mol/L;酸度0.5mol/L HCl(反萃液Ⅰ)和1.5mol/L HCl和(反萃液Ⅱ)。负载有机相经两段共五级逆流反萃取后,金、银、铜的反萃率均达99.8%以上。将反萃体系在高流比混合澄清器中进行小规模生产性试验,结果与模拟平衡值相近,级效率达95%。用电沉积法将硫脲液中金和银、铜按不同的槽电压进行分离,所得硫脲贫液经调整后可返回反萃体系,反萃能力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光、化学物相分析等研究和证实了方铅矿中次显微金的赋存状态,从而为金的选矿方法、流程设计及金的回收工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6.
通过固相高温反应,合成出一系列过度金属三组元碲化物,用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这些化合物中,具有层状或准层状结构的有:CrNb2Te4;Cu0.74NbTe2;M'2M2Te4(M'=Co,Ni;M=Nb.Ta)等六个化合物,具有 Chevrel相结构的有M'0.24Mo6Te8(M'=Fe,Co)等两个,文章介绍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着重讨论了碲化物与硫、硒化物的差别以及用碲代替硫、硒原子后对第三组元金属原子插入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7.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磷酸盐缓冲溶液(PH6.8)中苄基紫精(BV^2+)在金铂电极上的伏安特性。考察了电位扫描下限(EL),扫描速度(V),BV^2+浓度等因素对BV^2+电极过程的影响。在-0.4~0.9V(vs.SCE)电位区,BV^2+的还原表现为两个阴极峰。当EL正于第二个还原峰电位E^Ⅱpc时表现为可逆的BV^2+/^+氧化还原过程。当EL负于E^Ⅱpc时,生成完全还原产物一中性紫精BVo  相似文献   
118.
本文研究了金胶光度法测定铜、钴、镍盐中的微量砷。采用氢氧化镧作载体共沉淀砷,Cu~(2+)、Co~(2+)、Ni~(2+)在氨性介质中形成氨配离子被分离除去。砷用锌还原为AsH_3由酸性Au(SCN)_4~-溶液吸收,在保护剂存在下生成红色金溶胶,测量金胶溶液的吸光度便可测定砷。本法测砷,铜、钴、镍试液中含量在0~9μg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砷的最低检出量在硫酸铜、钴、镍盐中分别为0.36、0.40、0.70ppm。测定饲料微量元素添加物硫酸铜试样,十次测定的标准偏差为0.13,相对标准偏差为2.5%,七次测定的平均回收率大于95%。本法简易、决速、准确、灵敏。文献很少见有用简易光度法测定铜、钴、镍盐中微量砷的报导。  相似文献   
119.
本文研究了海水中溶油对骨条藻、角毛藻,三角褐指藻、金藻、甲藻、杜氏盐藻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杜氏盐藻、三角褐指藻、甲藻等在含油海水中9天左右达到最高含量,且在17天左右仍维持最高含量,表明这些藻的耐油性较好。这些耐油藻使海水中石油含量下降3-6倍,表明它们对海水中溶油有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0.
蔡称心 《科学通报》1995,40(12):1093-1093
近年来,采用“LB”膜和分子自组装技术在电极表面形成的高度有序的单分子层化学修饰电极,由于能在电极表面建立特定的化学微结构而引起人们的关注.用饱和烷烃巯基化合物通过Au-S键在电极表面形成稳定、高度有序的自组装单分子层已有不少报道.本文研究了不饱和巯基化合物硫酚(TP)在金电极表面自组装形成的单分子层修饰电极(Au/TP)的电化学特性;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的研究表明Au/TP表现出和阵列微电极相似的电化学特性;探讨了Au/TP电极在复杂电极反应机理的研究及快速电极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