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4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61篇
教育与普及   98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9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介绍了测定孕镶金刚石取心钻头各向异性指数的实验方法。根据实验装置的结构特点,同时考虑了实验过程中底部钻具组合的变形对测量钻头侧切位移的影响,建立了底部钻具组合的力学实验模型,推导出了孕镶金刚石取心钻头底端在钻进过程中的挠度和转角计算公式。在消除了 钻头底端挠度对侧切位移的影响之后,给出了钻头各向异性指数的计算结果,并对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孕镶金刚石取心钻头的各向异性指数一般在0.06-0.12,其侧向切削效率很低。这说明在井眼轨迹控制中,不应忽略钻头各向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利用热丝大面积金刚石薄膜气相合成(CVD)装备制备了复合金刚石薄膜,并对其表面和断面分别进行了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Raman光谱表征,研究了该复合结构的介电性能,利用共振电路测量了高频下薄膜的介质损耗与频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复合结构由普通多晶金刚石薄膜和纳米金刚石薄膜组成,薄膜的表层结构体现了纳 米金刚石的特征,复合金刚石薄膜不仅具有表面光滑的优点,介电性能也接近于常规的多晶金刚石薄膜,是一种较好的电子材料,可应用于金刚石薄膜半导体器件的制备。  相似文献   
73.
阐明了金刚石覆盖的最佳途径-真空离子覆镀TiN膜。同时通过对从清洗、轰击、到物料的振动与翻滚等全部工艺过程的论述,说明了金刚石覆镀TiN膜的实施过程。通过结果讨论,说明金刚石覆镀TiN膜后的综合性能明显优于未镀和其它覆镀的性能。  相似文献   
74.
主要介绍了金刚石表面金属化原理、模型及作用,以及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的几种制备方法:化学镀加电镀、真空物理气相沉积镀、化学气相镀、真空蒸发镀、粉末覆盖烧结镀覆,并对各种镀覆方法的镀覆特征和应用效果作了比较.从应用情况看,真空微蒸发镀覆技术、粉末覆盖烧结镀覆和低温电镀均可以显著提高工具寿命.  相似文献   
75.
如何充分发挥水力能量清洗井底和冷却钻头的作用,是PDC钻头水力结构设计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分析了矩形出口喷嘴的射流结构特性,得出了射流轴心动压力衰减规律及横向动压力和横向动压力梯度的分布规律.将矩形出口喷嘴与圆形出口喷嘴的射流特性进行了对比.从清岩和冷却钻头的效果考虑,提出了矩形喷嘴在PDC钻头上使用的合理高度.  相似文献   
76.
本文用电弧放电等离子体CVD快速生长金刚石薄膜。用拉曼散射,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文中所论述的恒定的基板温度对沉积金刚石薄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7.
利用合金化、孕育处理、热处理及激冷铸造方法对铸铁研磨盘的组织和性能进行控制,从而改善金刚砂的嵌入性和嵌固性,使研磨的金刚石刀具满足超精密加工的需要.  相似文献   
78.
Si和Mo基片上气相生长金刚石薄膜的界面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友德 《科学通报》1993,38(11):986-986
在低压气相生长金刚石薄膜中,金刚石薄膜与基片间的界面状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不仅与金刚石在异质基片上的成核、生长机理有密切关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金刚石薄膜与基片的粘附性能.近几年来,人们首先较多地研究了单晶Si基片生长金刚石薄膜中的界面状态,认为在金刚石薄膜与Si基片之间存在着一个界面层或过渡层,其主要成分是β-SiC.但也有人认为不存在界面层,金刚石是在Si表面直接生长的.其它基片上生长金刚石薄膜的界面状态也曾见报道.  相似文献   
79.
CVD金刚石薄膜的界面能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CVD金刚石薄膜的界面能量情况,并由此研究了金刚石成核几率、晶核取向、附着强度与基底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张宇军  董光能  毛军红  谢友柏 《科学通报》2007,52(23):2813-2817
含氢类金刚石膜(diamond-like carbon, DLC)的超低摩擦特性与其沉积制备过程密切相关.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 计算了以CH3基团为沉积物, 在多种不同入射能下制备含氢DLC膜的动力学过程. 通过沉积原子数统计分析、薄膜密度和sp杂化分析考察了含氢DLC膜的结构特性. 通过比较模拟结果, 发现随着入射轰击能量的增加, 含氢类金刚石膜中碳的含量总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 在含氢DLC膜中所沉积的氢原子数存在峰值, 峰值前后变化趋势相反, 大于80 eV以后趋于饱和与稳定, 薄膜相对密度也随之增加, 达到50 eV时趋于稳定值; 膜中碳原子比氢原子具有更强的成键能力, 易与基底发生化学吸附; 沉积源基团的氢含量决定生长成膜以后的薄膜氢含量, 沉积源基团中的氢含量高, 则所生长薄膜的氢含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