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4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61篇
教育与普及   98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9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用热激发电流法研究金刚石薄膜中的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的硅衬底金刚石薄膜,做了在液氮温区注入载流子,升温测其电流-温度关系的实验,观察到as-grown样品有明显的热激发电流峰,重复实验时,峰基本消失,经氢等离子体在 ̄900℃处理2.5h后,再重复实验,该峰又出现,推断热激发电流峰是由硅衬底金刚石薄膜内氢致陷阱中的载流子撤空引起的,这些能级在金刚石禁带中的陷阱是可以通过热处理消除的。  相似文献   
22.
钢基底上预镀中间层沉积金刚石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表面预镀中间层在45号钢上化学气相沉积(CVD)得到了金刚石膜。钢基底表面金刚石涂层具有许多潜在应用价值,但直接在钢上沉积生长金刚石面临长的形核期,铁原子的触媒作用和热膨胀不匹配等严重问题。文中采用钢基底表面预镀中间层的方法,阻止碳向基底中扩散,增强膜基结合和抑制SP2杂化碳的沉积。分别研究了直接在钢基底上、表面预镀铜膜和表面预镀硅膜钢基底上热丝法沉积金刚石膜的工艺特点。通过SEM、Raman谱和划痕法检验表明,钢基底表面预镀硅膜作为中间层,是一种在钢上沉积金刚石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3.
金刚石表面的金属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真空蒸镀法在金刚石镀覆Ti层,并经扩散处理使金刚石表面形成TiC膜,实现了金刚石表面的金属化,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了TiC的存在,利用XPS定量分析验证了在金刚石表面碳原子与钛镀层之间的反应模型,经表面金属化的金刚石烧结体的力学性能测试表明,金刚石与粉末合金界面上的结合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24.
负氧平衡炸药爆轰产物中未被氧化的游离碳,在反应区内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纳米级的超细金刚石,这一过程可以近似用液滴的快速聚集动力学理论来描述。本利用炸药爆温以及小粒子性质研究了超细金刚石生长过程中受到的尺寸限制条件。结果表明,超细金刚石粒子的准熔化相区域可能是影响其生长的限制条件,有关超细金刚石生长时间的估算支持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25.
金刚石薄膜电极处理含氯酚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硼掺杂金刚石薄膜(BDD)为电极,采用电化学氧化的方法对含氯酚废水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循环流动的方式,结果表明:在给定不同恒电位的情况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也不同;在高电位时电流密度比较大,使间接氧化增强,导致COD去除率和瞬时电流效率(ICE)增大;由于支持电解质N aC l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次氯酸盐氧化性强,因此N aC l比H2SO4对COD去除率和ICE增大更有利。采用钛基活性涂层(ACT)电极与金刚石电极的对比实验发现:由于BDD电极的弱吸附性,其处理效果明显优于ACT。  相似文献   
26.
渗硼金刚石薄膜电极用于有机废水降解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渗硼金刚石薄膜电极电化学性能以及用于含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的可行性,采用循环电解的方法,对含苯酚的废水进行了电化学氧化实验,同时与活性涂层钛阳极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考察了阴极的可替代性,最后用两种电极对含苯胺的工业废水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电极不仅具有优越的电化学性能和优异的电化学指标,而且可以用于电化学废水处理;同时,用钛电极代替金刚石作阴极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27.
为了表征金刚石膜性能的稳定性,本文给出了六十项性状指标和百项相关成膜因素、因果值A、制膜效果作为比较平台。发现沉积腔中气流有喘息、电弧转速有进动。磨耗比E值随测量过程而变。影响膜质的温度有22种。该平台为比较金刚石膜的稳定性找到了依据,不仅方便了技术交流、推动了膜品相的提高和制备技术的进步、还为标准的建立提供了方便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28.
利用水热法在硼掺杂金刚石膜上生长铕(Eu)掺杂Zn O纳米棒(Zn O:Eu),其形貌与Eu的掺杂量密切相关。掺杂0.01 mol/L Eu时对Zn O纳米棒生长影响较小,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Zn O纳米棒顶部出现"尖端聚集现象",这种聚集现象是和纳米棒制备过程中电荷积累相关的,稀土元素能提供更多的电荷,使Zn O纳米棒顶端产生强的局部电场,相近纳米棒尖端会聚集一起。制作了以p型金刚石为衬底生长的Zn O:Eu异质结,并对其电学性能深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异质结对整流特性有良好反应。  相似文献   
29.
李友林 《科技信息》2014,(1):251+257
在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钻孔不能成孔时,采用跟管钻进的施工方案进行分析及处理。  相似文献   
30.
黑钻也称"黑金刚石",外表黑色多孔,仅产于巴西和中非。科学研究发现,和一般的金刚石不同,这种钻石并非产自超基性岩,而是外太空。由于这种矿物不同寻常的分布特征,导致科学家第一次怀疑这种黑金刚石并非产自地球。这一发现揭示了在过去的某一时刻,我们的地球曾经和一些在20 ̄30亿年前发生的超新星爆炸产生的碎屑发生过接触。在这场剧烈的宇宙爆炸中,幸存的一些细小碎片陨落在了地球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