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6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自动真空量热仪的测量电路进行了改进,设计出了新的二级放大的测量电路,对温度进行了精确标定,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电路有较好的抑制噪声的能力,使得热仪的测量精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2.
利用加速量热仪(ARC)研究热分析动力学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动力学基础方程推导出绝热条件下ARC热分析动力学方程,与传统的DTA动力学方程比较,ARC理论模型更接近于化学过程工业.以SM型和RM型含能材料为样品进行热分析测试,运用新的理论模型分别计算出了SM型和RM型两种样品的活化能ESM=247.55kJ.mol-1,ERM=138.46kJ.mol-1和指前因子ASM=4.26×1023S-1,ARM=4.20×1012S-1.  相似文献   
23.
绍了一种测试含能材料热稳定性的新方法——加速度量热仪,并用此法研究了硝酸铵和非爆炸且不可还原农用硝酸铵的热分解过程,得到了绝热分解温度与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自加热速率与分解压力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计算了分解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讨论了放热反应系统的热惰性因子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表明非爆炸且不可还原农用硝酸铵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安全性及其热稳定性的提高是爆炸特性得以消除的原因。  相似文献   
24.
阻燃PVC性能的锥形量热仪CONE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PVC的应用现状及其阻燃问题的研究,利用锥形量热仪CONE试验获得的质量损失速率MLR、热释放速率HRR、有效燃烧热EHC、烟释放速率SPR、点燃时间TTI等参数分析和研究了阻燃剂对PVC阻燃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对自动真空量热仪的测温电路进行了改进.设计出了新的二级放大的测温电路,对温度进行了精确标定.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电路有较好的抑制噪声的能力,使量热仪的测量精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6.
李大贺  杨凯  陈实  吴锋 《科学通报》2008,53(20):2470-2476
利用微量热仪对Ni/MH电池过充电时的热效应进行了分析. 电池通过一个保护装置安装在一台以石英频率温度计为测温装置的微量热仪中. 实验测量了电池在不同荷电态(SOC)下以不同电流过充电时的热容量和发热量数据. 基于一系列简化假设建立热传导方程, 实验结果经过拟合得到了描述充电过程的发热速率曲线方程, 取代以往研究中发热速率的理论计算方法. 用曲线拟合得到的方程和热容量数据建立了二维热效应模型, 对过充电热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模型显示电池内温度分布差异很大, 这归因于电池内部材料传热性能不佳. 电池的传热性能与电池材料如电极、隔膜和电解液等性质有关, 很难有较大改善, 所以, 在实际使用中应该尽量避免高倍率长时间充电, 以免对电池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27.
陈坚  杨永进  周庆华 《实验室科学》2011,14(6):97-99,106
介绍调制温度式差示扫描量热仪(MDSC)技术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例比较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与调制温度式差示扫描量热仪(MDSC)两种测试技术的不同及MDSC的优点。  相似文献   
28.
利用加速量热仪,对偶氮二甲酰胺、偶氮二异丁腈、苯磺酰肼、4,4’-氧代双苯磺酰肼、N-甲基-N-亚硝基对甲苯磺酰胺和赛璐珞6种易燃固体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绝热实验研究,得到了它们的初始放热温度、最大温升速率、最大温升速率时间等热稳定特性参数和绝热测试放热曲线;对6种物质的测试结果进行了绝热校正。结果表明,6种易燃固体普遍容易受热作用的影响而产生放热反应,且反应速度较快,并伴随显著的压力效应和温度效应,破坏性较大。  相似文献   
29.
根据木材阻燃机理,以磷-氮体系阻燃剂为主进行复配,获得3组配方(质量比):三聚氰胺∶磷酸∶硼酸=2∶2∶3;聚磷酸铵∶双氰胺=2∶1;尿素∶双氰胺∶磷酸=1∶3∶4.每组配方分别配制浓度为5%,10%,15%的阻燃液,采用浸渍法在恒温80℃下,浸渍24 h 处理白杨木材试样.利用锥形量热仪在热辐射功率为50 kW/m2的条件下,对阻燃处理后的木材试样以及空白试样进行燃烧特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三聚氰胺、磷酸、硼酸组成的配方在增强木材试样的耐火性、抑制试样产烟量和一氧化碳生成率方面效果显著;聚磷酸铵 APP、双氰胺组成的配方在控制木材试样燃烧速度和降低总热释放量方面效果显著;尿素、双氰胺、磷酸组成的配方在提高载药量、降低热释放速率、延长点燃时间、抑制二氧化碳生成率方面效果显著;3组配方在降低木材试样的质量损失率和有效燃烧热方面效果相近.综合各项分析结果,确定尿素、双氰胺、磷酸按1∶3∶4的比例(质量比)配制浓度为15%的阻燃液为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30.
采用锥形量热仪(CONE)法评价木材经阻燃剂脒基脲磷酸盐(GUP)和硅酸钠(Na2SiO3)处理后的阻燃性能,结合热重分析法研究GUP和Na2SiO3的阻燃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与未加阻燃剂处理的木材相比,Na2SiO3 二次处理木材和GUP一次处理木材的热释放速率(HRRpeak)、总热释放量(THR)、烟释放速率(SPR)、总烟释放量(TSP)和CO2生成率(YCO2)显著降低.Na2SiO3 二次处理木材比GUP一次处理木材显示出更好的阻燃性.从阻燃机理分析,GUP能够加速木材热解过程中的脱水和炭化反应,Na2SiO3能够增加纤维素降解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增加木材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