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1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29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60篇
教育与普及   7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1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322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1.
研究了铬离子对鲫鱼的毒害性,结果显示铬离子对鲫鱼外周血红细胞的微核率、核异常率、总核异常率及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大多数指标都比对照组高,而且在较高浓度时影响更大;并发现铬对鲫鱼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数的影响比对微核率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912.
采用了自制的新型非水溶性聚乙烯醇(PVA)衍生物作为吸附剂,对水中Fe3+进行吸附除去,并用0.2 mol*L-1 HCl将其洗脱,既可回收Fe3+,又使此高聚物吸附能力获得了再生.结果表明,实验条件最佳pH为3.27~3.92;吸附时吸附剂最佳用量为1.188 5 g;吸附时间为75 min;回收实验中,当吸附剂质量达1.482 3 g时,吸附Fe3+回收效果最佳达到98 %.此高聚物在吸附及再生能力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13.
介绍了生态纺织品的发展状况,生态毒性物质的来源和质量检测方法以及当前我国生态纺织品的检测认证情况,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企业了解入世后的前景,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更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914.
稀土镧及其配合物对植物铅、镉单一及复合污染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培养实验研究了稀土La及其配合物La(POA)3(HPOA=苯氧乙酸)对铅、镉毒害小萝卜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稀土或稀土配合物对铅、镉有明显的解毒作用。用逐步提取法研究萝卜根、茎叶内重金属存在的化学形态,实验表明稀土配合物处理对铅镉主要存在形态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15.
研究了柳江河沉积物吸附Cu^2 的动力学特性。随着体系pH值的升高,沉积物对Cu^2 的吸附百分率迅速增大,吸附平衡时间大大缩短;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吸附百分率也有明显增大,但吸附平衡时间无变化。吸附规律符合交换平衡动力学方程:t/Xd(t)=t/Xd(eq) B  相似文献   
916.
低分子有机酸和镉对小麦幼苗生化作用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以小麦为实验材料(辽春9号,Triticum aestivum L.),研究了重金属镉和低分子有机酸(柠檬酸和苹果酸)对小麦生化作用及生长的影响.在镉浓度为0.5mmol I^-1时,小麦呈现叶片失绿、枯萎的症状,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与只施加镉的处理相比较,柠檬酸和苹果酸均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麦的鲜重、干重及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降低小麦干/鲜重比、叶片内自由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有机酸表现出能阻止镉通过根系进入小麦体内,降低小麦中的镉浓度.对小麦的形态和体内一些生物化学指标的研究表明,有机酸能明显减轻镉对小麦的毒性.  相似文献   
917.
对分布于珠江口担杆岛附近海域的17种底栖腹足类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所有种类的整体软件组织中所测得的Cu、Zn、Pb、Ni和Sn的含量都低于香港(PHMSO)和广东省(MOPAS)对产品管理的规定标准。7种腹足类体内的Cd含量和12种腹足类体内Cr含量分别超过PHMSO评价标准(2.00μg/g和1.00μg/g);仅3种腹足类体内Cd含量和5种腹足类体内Cr含量分别超过MOPAS评价标准(5.50μg/g和5.50μg/g);4种腹足类体内的Sb含量略直PHMSO评价标准(1.00μg/g)。结果还表明,Cd、Pb、Cr和Sb含量随腹足类整体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Cu和Zn在腹足类体内的含量与个体质量成反比。Cu、Zn、Pb、Ni、Sb和Sn含量在腹足类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分布为:肝脏>肾脏>性腺>鳃>足(P<0.01);而Cd和Cr含量的分布则为:肾脏>肝脏>性腺>鳃>足(P<0.01)。  相似文献   
918.
重金属对鲫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铜、锌、镉和铬对丰产鲫 (CarassiusauratusofPenze(♀ )×Cyprinusacutidorsalis (♂ ) )幼鱼的急性毒性 ,结果表明 :铜对鲫鱼为剧毒物质 ,镉为中毒物质 ,锌和铬为低毒物质 .4种重金属毒性大小顺序依次为Cu >Cd >Zn >Cr.铜、锌、镉和铬对鲫鱼的 2 4、4 8、72、96h的LC50 分别为 0 2 3、0 14、0 11、0 0 9mg/L ,11 17、8 68、6 86、5 85mg/L ,390 30、311 80、2 77 70、2 4 4 10mg/L和 39 40、32 2 5、2 7 2 0、2 2 2 5mg/L ,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 0 0 0 9、0 5 9、2 4 41和 2 2 3mg/L .铜对鲫鱼的安全质量浓度略低于渔业水域水质标准 ,锌、镉和铬的安全质量浓度远远高于标准 .  相似文献   
919.
铬-溴酸钾-偶氮氯膦(Ⅲ)体系测定水中痕量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稀硫酸介质中,铬能灵敏催化溴酸钾氧化偶氮氯膦(Ⅲ)的褪色反应,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铬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0.02-1.0μg/mL,检出限0.005μg/mL.测定方法具有准确、灵敏、简便,且体系稳定,用于水样中微量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20.
三价铬电沉积非晶态Fe-Ni-Cr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一种电镀液性能优良、重现性好且利于环保的非晶态Fe-Ni-Cr合金电沉积新技术,采用此技术获得的非晶态Fe-Ni-Cr合金中Fe、Ni和Cr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5%-55%,33%-37%和9%-23%。利用正交试验法对电镀液的配方和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优化的方法于室温下电沉积20min可得到Fe、Ni和Cr质量分数分别为54.4%,33.9%和11.7%的镜面非晶态Fe-Ni-Cr合金镀层,镀层厚度达11.3μm、维氏硬度达560左右。分别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荧光分析等方法对非晶态Fe-Ni-Cr合金镀层的组成、结构、性能、厚度及其影响因素了检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镀液组分对合金镀层成分有较明显的影响,而电沉积操作条件则对合金镀层物理性能的影响较为明显。只有当电镀液中含有稳定剂H-W时电沉积所得合金镀层中才有Cr存在,且由于稳定剂H-W与添加剂的共同作用,导致所得Fe-Ni-Cr合金镀层具有非晶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