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从油田产出水中筛选出一株能在75℃条件下产生表面活性剂的高温菌,经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仪鉴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质量浓度CMC为130mg/L.对其激活条件进行优化,优化结果为:该菌最佳碳源、氮源和最佳盐度分别为花生油、酵母膏和质量分数0.5%的NaCl.用该菌株在模拟75℃高温油藏条件下进行物模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在培养10d后可提高采收率4.5%.菌株B-1在微生物采油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2.
 为研究采出程度对微生物采油效果的影响,向不同采出程度的4组岩心中分别注入0.2倍岩心孔隙体积的接种有产表面活性剂菌、产聚合物菌的激活培养基。封闭岩心并置于油藏温度下对微生物进行培养。10d后再次对岩心进行驱替,用平板计数法检测水驱过程中产出液的菌体浓度变化。同时将采取微生物采油措施的岩心的驱油效率与不接种菌的岩心的驱油效率对照,观察采收率的提高幅度,发现采出程度不同时,驱替压力、菌体浓度、最终的驱油效率均不同。实验表明,采出程度导致的原油组分、油水体积比、油水渗流能力等参数的变化共同影响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代谢产物浓度和总量的积累,导致采收率提高的幅度随采出程度的提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3.
海上风电安装和并网成本是制约其发展的行业瓶颈之一.现有油气田的海洋平台有经济并网条件和改造成风电支撑结构的技术可能性.本文通过比较采油平台和风电格构式支撑组成的两种结构体系的动力性质,分析了固有频率约束限制对风电支撑结构改造的影响,以及环境荷载引起的荷载效应在两种体系上的不同分配机理.考虑环境荷载动力放大性质,通过风机额定运转与特定海区浪流荷载组合作用下两种支撑结构体系的刚度和强度特点分析,给出了风电支撑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利用采油平台作为风电支撑结构的注意事项.该结论可作为海上类似风电支撑结构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4.
对孤东污水处理厂近期气浮选段处理效率降低、设备非正常工况率高等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药剂使用条件优选、设备优化改造等措施建议并进行了实施。运行实践表明,改造后气浮选处理效率显著提升,COD去除率由原来的平均25.39%上升至34.58%,油类平均去除率由原来的平均42.94%上升至52.84%,悬浮物平均去除率由原来的27.59%上升至35.22%,污水厂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山东省海河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同时大大的节约了管理成本并提高了自动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5.
长庆安塞油田王窑区块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油藏综合含水率达到70%以上,日产油量持续下降.为寻求更有效的三次采油方法,开展了复合本源微生物驱油在低渗透油藏的应用研究.通过采油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及性能评价、复合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对微生物采油的影响因素和效果进行了分析.王窑区块12个注采井组现场试验年累计增油超过5 070 t,累计降水超过9000 m3,投入产出比达到1:5.9.现场试验证明,利用复合本源微生物采油能够增加低渗透油藏原油产量、提高采收率,是一种有效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66.
本文通过单井吞吐的方式进行施工,采用地层发泡的方式注入高温泡沫体系,进行过渡带地区复合热驱油试验。分析了大庆油田萨南东部过渡带地区复合热采油现场试验效果。结果表明:泡沫对高渗透层有较好的封堵作用;同时可以减少近井地层污染;提高过渡带地区油井产量,控制含水上升速度。  相似文献   
67.
油井偏磨机理分析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抽油机井采油过程中,抽油杆与油管偏磨的现象已经成为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几年来,针对偏磨现象虽然已经采取一些办法,取得一定成效,但尚未真正解决,而且有的井较为严重,在各个油田中较为普遍。生产过程中,抽油杆与油管偏磨的现象不仅损坏装置,而且增加了修井作业次数,减少了油井生产时率,同时还降低产油量,增加采油成本。因而有必要在不断实践中进一步对偏磨井分析研究,以便采取有效治理措施保证其正常生产。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8.
●引言乳化液泵站是矿山井下作业的关键设备,它的高效无故障运行,是保障矿井正常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矿山井下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的作业区,均是采用专用乳化泵分散供液。这种配置形  相似文献   
69.
根据中国陆上油田开发实际,探讨了不同油藏类型在不同开发阶段主力采油方式间的典型组合模式。针对中国石油老油田实施二次开发工程的具体情况,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油藏在二次开发阶段,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提高采收率的贡献大小。提出了二次开发阶段应遵循的"二三结合"开发模式,二次开发系统要担负起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的双重任务。依靠技术创新和开发方式的有效转换,从而实现二次开发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70.
注过热蒸汽井热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蒸汽压力和比焓作为求解变量,根据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建立井筒注过热蒸汽的热力计算模型,对井筒内分别采用普通油管和隔热油管两种工况进行注汽热力计算,并分析井内蒸汽热力参数分布情况。该模型将注过热蒸汽、湿蒸汽和注热水热力计算统一起来,克服了传统计算方法需要根据蒸汽在井中的相态切换求解变量和微分方程的缺点。结果表明,采用普通油管注过热蒸汽时,井内蒸汽一般会凝结变成气液两相流。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和文献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建计算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