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6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复杂断块油田因其构造的复杂性和储层物性、流体性质的巨大差异性,严重制约着油田开发管理水平和油田采收率的提高。层系概念模糊和层系划分太粗,又直接影响着中低渗透油层的潜力发挥。1997年以来,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综合运用细分开发、攻欠增注、不稳定注水等多种方法,对东辛油田辛16断块区进行综合调整,增加可采储量56万吨,采收率从32.55%提高到37.79%,探索出了一整套复杂断块油藏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的配套技术和方法,对复杂断块油藏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2.
根据络合剂的络合常数,以单糖化合物为配位体合成出一种用于深部调驱用弱凝胶有机铬交联剂。研究结果表明,该交联体系施工方便,易于注入,性能优良,可有效解决原油层垂直和平面矛盾,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23.
介绍了Zhenw油田高含水断块油藏聚丙烯酰胺/酚醛交联聚合物堵水调剖矿场试验。结果表明:污水配制的一定浓度的交联聚合物溶液可以调整纵向吸水剖面,使后续水驱进入低渗的相对高含油层位,提高注水井的注入压力;同时,通过交联聚合物溶液在高渗层内的液流改向作用,起到调剖作用。通过注入交联聚合物溶液具有改善驱油效果,提高高含水区块原油采收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4.
应用马36-5-5井地面分离器油气样按气油比24.7 m3/t进行配样,并用马36井区新下23和新下24-5的两组天然岩心进行了长岩心实验测试,研究注氮气泡沫水交替的驱油效率。研究表明,在水驱的基础上,第一组岩心新下23氮气/水交替提高采收率6%左右,氮气/泡沫水交替提高采收率10%左右,如若继续实验,采收率还会进一步提高。第二组岩心新下24-5氮气/水交替提高采收率3%左右,氮气/泡沫水交替提高采收率8%左右,同样如若继续实验,采收率仍会进一步提高。注泡沫水交替效果明显,获得的采收率更高。但是注泡沫水交替的时间较长,注入体积较大,注入压力上升快。  相似文献   
125.
测量了一种新型活性聚合物的黏弹性和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测量结果显示该活性聚合物的黏弹性高于大庆聚合物驱油用1900万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相对于1900万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具有一定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又在二维纵向均质大岩心(4.5cm×4.5cm×30cm)上以三管并联(渗透率分别为0.5μm2、1μm2、2μm2)的方式进行了普通聚驱后活性聚合物驱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活性聚合物在普通聚驱后能够大幅度提高驱油效率和扩大波及体积,使原油采收率在聚驱后可以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126.
预交联凝胶颗粒调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延长油田地下交联凝胶调驱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开展了预交联凝胶颗粒性能评价及调驱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选择的预交联颗粒具有良好的吸水膨胀性能,在延长油藏条件下(矿化度41 811 mg/L,温度80℃),15 d后颗粒粒径可膨胀至几百纳米,表明微球具有一定的耐温耐盐性;预交联颗粒对单管填砂模型具有较好的封堵效果,且能运移到模型深部,表明颗粒适合深部调驱的需要;颗粒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且能够高强度封堵高渗透层,显示出良好的剖面改善能力;预交联颗粒可分别提高高、低渗管采收率16%、26%,使并联双管总采收率最终达到75%,表明高剩余油条件下,预交联颗粒能封堵高渗透层,从而有效启动低渗透层.  相似文献   
127.
修建龙  李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4):884-887,897
针对巴51断块油藏条件及流体性质,对华北油田研究院提供的CY2、CQ2、LC及JH四株菌进行了室内分析评价。通过对四株菌代谢及乳化降黏情况分析,CQ2菌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气体,CY2菌对原油作用效果较差,LC菌和JH菌能产生表面活性物质,使表面张力和原油黏度降低。菌种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LC菌和JH菌驱油效果较好,与乳化降黏实验结果相符。在物理模拟驱油过程中,利用剩余油果收率作为物理模拟驱油平行实验的评价指标能减小效果评价的误差。实验证明,LC菌和JH菌在巴51断块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8.
为了研究河南油田春17井区稠油油藏注CO2开发的可行性,利用PVT装置开展了不同温度及压力条件下CO2在稠油中的溶解性、膨胀性及降黏效果研究,并通过填砂管实验研究了CO2吞吐及CO2-降黏剂复合吞吐的效果.结果表明:CO2在该稠油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当温度为40℃、压力为8.013 MPa条件下,CO2溶解度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29.
平面非均质油藏合理布井方式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平面非均质油藏物理模型,在物理模型上布置饱和度测量电极,测量含油饱和度场的变化,研究不同类型平面非均质油藏采用不同布井方式的渗流规律和驱油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布井方式对平面非均质油藏开采效果有显著影响,在选择布井方式时应充分考虑水驱、聚合物驱、聚驱后化学驱的驱油效果,总体来说,注采井的主流线应与沉积相带的延伸方向垂直、且注入井布在高渗带、采出井布在低渗带的布井方式,经过水驱、聚合物驱、聚驱后二元驱3个驱替阶段后最终采收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0.
复合交联型深部调驱体系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达奥瑞特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复合交联型深部调驱剂作为主要药剂。采用布氏粘度计检测流变性、物理模拟实验以及矿产实验等方法,从温度、矿化度、抗剪切性以及矿场施工等方面对复合交联型深部调驱剂进行评价测定。室内实验表明:使用复合交联型深部调驱剂配制而成的深部调驱液对温度、矿化度的影响不大,抗剪切能力强,突破压力达到1.7Mpa时,堵塞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