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3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434篇
系统科学   38篇
丛书文集   300篇
教育与普及   3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9篇
现状及发展   40篇
综合类   729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326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265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用分光光度法对原儿茶酸甲酯、正丁酯、正辛酯底物在不同pH条件下的离解和漆酶催化氧化反应进行了考察,测定了它们在pH=8.0时的反应速度常数.结果表明,不为漆酶所喜爱的亲水性底物(原儿茶酸),经过适当疏水化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其反应性和提高漆酶的催化活性.ESR结果证明,这些底物的漆酶催化反应都经历了半醌自由基阴离子阶段;酯基的存在不能保证底物顺利地氧化成相应邻醌,用二苯乙二胺只能捕获到少量羟基化的邻醌  相似文献   
132.
酶的分形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分形理论推导了酶催化的基元反应动力学方程,针对方程的物理意义做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3.
利用含溶葡球菌酶基因的枯草芽孢杆菌转化子进行半合成培养基的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该半合成培养基适合于枯草芽孢杆菌生长,色素极微。半合成培养基蛋白总量是FD培养基的1/24。用半合成培养基摇瓶发酵14h后,产酶量在(370±26)mg/L.表明该培养基将有利于溶葡球菌酶的分离纯化,是溶葡球菌酶发酵生产的一个理想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4.
本文研究表明:EDTA处理能提高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和幼苗的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活性,加快幼苗呼吸,促进幼苗生长,提高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35.
为了研究三种作物中POD、ATPase同工酶的变化与低温忍耐的关系,我们将三种作物幼苗在0—4℃低温下处理1周,然后检查三种作物根系中的POD、ATPase同工酶,结果发现,低温处理下的三种作物根系中的POD同工酶谱带减少,该同工酶的变化与作物的耐低温能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6.
应用富集培养定向筛选技术,从菊芋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80余株分解菊粉的各类微生物.通过透明圈法初筛及摇瓶复筛,获得产菊粉酶能力最高的霉菌菌株AJ1405,最高酶活可达13·2μmol·min-1,初步鉴定为黑曲霉  相似文献   
137.
本文证明了每一个殆仿切触黎曼流形是某一殆积黎曼流形的超曲面 。  相似文献   
138.
实验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来源于不同地域的四个蚕豆品种同一时期不同器官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蚕豆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明显地分为慢带区和快带区;不同品种同一器官以及同一品种不同器官间的同工酶酶谱间翥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蚕豆品种间的同工酶酶谱能够真实地反映它们在遗传基础上的差异程度。这对于蚕豆的亲缘关系分析、蚕豆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品种鉴定等理论研究、遗传育  相似文献   
139.
在生理条件下,本实验探索了Co2+、Ni2+、Cd2+对过氧化氢稳定性和过氧化氢酶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2+、Ni2+、Cd2+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具有正催化作用,对过氧化氢酶的生物活性均有可逆的抑制作用,其抑制能力的大小顺序为Co2+>C2+>Ni2+。  相似文献   
140.
在水一空气两相流实验台上对水平管内由切向喷射方法产生的气一液两相切向旋流的流型进行了细致的观测和分析,发现并定义了水平管内两相旋流的5种流动状态,分析了其流动特点;研究了入口气/水流量、旋流强度以及溢流出口溢流现象等因素对流型变化规律的影响,并与无旋两相流的有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