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用铵盐作合成酚醛树脂催化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实验事实报导了合成酚醛树脂的催化剂除部分酸碱外,还有一些铵盐,如NH4Cl,(NH4)2CO3,(NH4)HCO3,(NH4)2SO4等,并对不同催化剂的反应情况进行讨论,说明氯化铵催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3.
用热重法TG分析了钼酚醛树脂的热分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固化剂六亚甲基四胺与钼酚醛树脂配比为10/100时,钼酚醛树脂的热失重率最低,同时热分解温度最高;钼酚醛树脂的热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热分解活化能为137.5kJ/mol,500℃时热分解速率常数为9.83^*10^4s^-1。  相似文献   
154.
双酚A酚醛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双酚A取代苯酚作主要原料,利用有机改性的蒙脱土作为纳米粒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双酚A酚醛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蒙脱土纳米粒子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特性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蒙脱土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性能;且蒙脱土用量为1%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55.
采用分次分步加料一锅煮合成法,以间甲酚和酸化的木质素磺酸钠来改性制取新的酚醛树脂胶粘剂.研究了酸化反应的时间,合成温度及投料比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化反应2.5h,合成温度100℃,n(甲醛):n(苯酚+木质素)=0.75:1,n(问甲酚):n(苯酚+木质素)=0.10:1,n(木质素):n(苯酚+木质素)=0.30:1时含游离醛质量分数为0.10%,游离酚质量分数为0.25%,黏度0.38Pa·S,粘合强度2.0MPa,最后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胶粘剂进行结构测试.  相似文献   
156.
汪莉 《安徽科技》2007,(3):44-45
一、润滑剂的分类 润滑剂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液体润滑剂、半固体润滑剂、固体润滑剂和气体润滑剂等4类.液体润滑剂包括动植物油、矿物油、合成油、水基液体;半固体润滑剂(润滑脂)包括锂基脂、钙基脂、膨润土脂、工业凡士林、酰胺脂、聚脲脂等;固体润滑剂包括Pb、Sn、CaF2、MoS2、石墨、氮化硼、聚四氟乙烯、酚醛树脂等;气体润滑剂包括空气、氦气、氮气、氢气等.  相似文献   
157.
用低分子量酚醛树脂浸渍处理速生杨以提高其尺寸稳定性及某些力学性质.通过正交试验对不同甲醛与苯酚物质的量比、加入Na OH量和PVA量3个因素下所制备的低分子量酚醛树脂浸渍速生杨,并压制层积材测定其胶合强度、静曲强度、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表明:低分子量酚醛树脂改性速生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甲醛)∶n(苯酚)为2.4,n(Na OH)∶n(苯酚)为0.05,PVA质量占苯酚质量的3%,在该条件下速生杨试件的各项性能都得到了提高,能够满足室外木结构用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8.
在苯酚预聚物中分别添加其质量分数为1.5%的纳米蒙脱石(M)和坡缕石(P),原位聚合了2种酚醛树脂(分别记为PF/M和PF/P).用热分析仪对其进行了TG分析.将合成的PF/M和PF/P为基体分别制备半金属摩擦材料,按照GB5763—2008在XDMSM定速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摩擦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粒子份数为1.5%PF/M的耐热性及其摩擦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均明显优于未有纳米粒子复合的PF和PF/P,在600℃时PF/M残炭率较PF/P高4%,较PF高12%,所制备的摩擦材料试样的抗热衰退温度较PF/P和PF树脂摩擦材料分别提高约50℃和100℃,且摩擦因数稳定,350℃高温时段的磨损率较FP-1.5和F-0.0分别降低16.8%和27%.  相似文献   
159.
以氨水作为催化剂,间苯二酚和甲醛为前驱体制备单分散酚醛(resorcinolformaldehyde,RF)树脂微球和碳微球.采用循环伏安法、电化学交流阻抗和恒电流充放电等方法对由RF树脂得到的碳微球的电化学性能的测试表明,其可以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扫描速率为1mV·s-1时,比电容为175.9F·g-1,电阻为0.5Ω,循环500圈后仍保持94.4%的电容量,具有优异循环寿命.结果表明,由酚醛树脂制备的单分散碳微球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具有降低离子运输阻力和提高超级电容器稳定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0.
洋麻(Hibiscus cannabinus)是一种传统的造纸纤维作物。笔者利用洋麻芯分别试制了单层和 3 层结构刨花板,单层结构采用3% pMDI或6% PF的施胶量,设计密度为0.25~0.85 g/cm3;3层结构刨花板采用施胶量3% pMDI,设计密度为 0.85 g/cm3,粗细刨花分层铺装,表芯层原料质量比分别为 3∶7,5∶5, 和2∶1。分析了板的常规物理力学性能(MOE,MOR,IB,TS,LE)及端面密度梯度(VDP)。结果表明:采用洋麻芯为原料制造的刨花板,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但吸湿变形明显,这主要决定于密度和施胶量两大因子;单层结构具有非对称性;采用“细-粗-细”的分层结构可以有效改善单层结构的不对称性,表芯比为 5∶5 时3层结构刨花板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