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其范围的界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依据鄱阳湖区域的自然基础以及区域空间组织形式,从都阳湖平原、鄱阳湖区域网络型经济地域等方面界定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  相似文献   
232.
鄱阳湖浮游藻类群落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讨了鄱阳湖浮游藻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与环境理化因子的关系 ,并依据TSI指标及指示种等标准评价了鄱阳湖水质。 1 987年 1 0月至 1 993年 3月共鉴定到浮游藻类 8门 ,1 0纲 ,2 5目 ,56科 ,1 53属 ,3 1 9种。其中绿藻门 83属 1 69种 ;硅藻门 3 2属 73种 ;蓝藻门 2 5属 4 3种 ;隐藻门最少 ,仅 1属 2种。鄱阳湖浮游藻类全湖年均值为 51 .52× 1 0 4 个·L- 1。鄱阳湖水样含浮游藻类个体数最高密度出现在 1 0月的三汊湖区 ,其值为1 1 8.2× 1 0 4 个·L- 1,个体数最低密度出现在 7月的松门山区 ,其值为 1 9.6× 1 0 4 个·L- 1。浮游藻类以绿藻占绝对优势 ,全湖平均值为 2 1 .7× 1 0 4 个·L- 1。  相似文献   
233.
该文以多熟种植典型区域——江西省鄱阳湖地区为例,基于农户问卷调查资料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该地区水稻熟制的现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i)在研究区内约66.47%的受访农户选择多熟种植的耕作模式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ii)农户水稻多熟种植模式的选择主要受灌溉条件、地块面积、家庭规模、微地貌类型、农户对农业补贴的评价、非农总收入、旱灾等因素的影响;(iii)灌溉条件、地块面积、家庭规模、微地貌类型、农业补贴与农户水稻熟制的选择呈显著正相关,而不断爆发的旱灾频度和非农总收入的增多对水稻的多熟种植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v)未来政府应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进行多熟种植,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34.
光学特性复杂的浑浊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一直是水环境遥感研究的难点,高光谱以其波宽窄、谱段多、获取地物信息近似连续等优势,有望成为解决该难题的有效手段.该文以鄱阳湖为研究水域,利用2009年10月、2011年7月及2016年10月获取的实测高光谱及叶绿素a浓度数据,基于穷举法建立了针对高分五号(Gaofen-5, GF-5)卫星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Advanced HyperSpectral Imager, AHSI)的叶绿素a浓度三波段反演模型(决定系数R2=0.82;均方根误差RMSE=1.468 μg·L-1).通过与2018年10月7日Sentinel-2A卫星多光谱成像仪(MultiSpectral Instrument, MSI)的叶绿素a浓度反演结果对比分析,两者的空间分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超过80%的研究水域相对偏差小于8%,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GF-5卫星高光谱数据在浑浊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235.
鄱阳湖的通江特性增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对鄱阳湖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在分析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基本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解译1976年和1999年两景遥感影像,分析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地覆盖变化,进而探讨湿地覆盖变化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人类活动、三角洲发育、鄱阳湖水位季节性涨落及其相关的气候条件导致的鄱阳湖典型湿地生物多样性季节性变化是鄱阳湖典型湿地覆盖动态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236.
戴芳筠  辜晓青  陈兴鹃  聂志强 《江西科学》2021,39(4):670-673,689
鄱阳湖位于江西北部与长江中下游南岸接壤处,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明显的涨退水干湿交替造就了流域湿地的丰富资源,其生态及经济价值使得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动态监测鄱阳湖的水淹范围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初探哨兵雷达1号卫星2016—2019年遥感数据采用阈值分割法提取鄱阳湖水域面积,并通过构建湖区全年最大淹没时间指数,结合江西五大水系和鄱阳湖区主要水文站水位数据,分析鄱阳湖水域在全年内的面积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同时建立鄱阳湖水域面积和水位的关系.结果表明:1)鄱阳湖水域面积受季节影响很大,近4 a夏季平均水域面积最大为3505 km2,春秋季节次之分别为2602 km2、2227 km2,冬季最小为1902 km2;2)通过构建全年最淹没时间指数发现,占湖区19.9%的面积为年内长久水域;而剩余的81.1%的年内变化水域,受降水量多少的影响,存在干旱或者洪涝的风险;3)鄱阳湖水域面积与星子及湖口水文站水位数据灰色关联度最大,分别为0.7467、0.7359,线性拟合系数均大于0.8,水域面积与水位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37.
鄱阳湖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现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涂淑玲  汪先明 《江西科学》2005,23(6):796-798
为研究鄱阳湖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分别在平水期和枯水期选取鄱阳湖7个采样点进行了水体的采样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重金属在水体中的浓度,一般是枯水期大于平水期。各采样点水体中Cu的含量,除饶河口和白沙洲外,均能满足Ⅰ类水质标准;水体中Zn的含量,除饶河口外,均能满足Ⅰ类水质标准;水体中Cd的含量满足Ⅰ类水质标准;水体中Pb的含量满足Ⅱ类水质标准。总的来说,鄱阳湖水质满足Ⅱ类地表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238.
采集鄱阳湖西南边缘地带农田土壤,分析重金属Pb,Zn,As,Cr和Cu含量,探讨鄱阳湖边缘农田土壤重金属间的关系,评价其环境质量现状.重金属间相关性分析表明,鄱阳湖边缘农田土壤重金属具有不同的源属性,Pb和Zn相关系数为0.960,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以异地源为主,由流域内赣江水系携带进入土壤;而As,Cu和Cr之间相关...  相似文献   
239.
以经济学、社会学、体育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南昌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市场供需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昌市居民体育消费主要以购买运动服装或鞋帽为主;南昌市居民体育消费家庭年支出中,年消费300-1500元的比例为最高;学历水平与花销在体育消费上的总开支成正比;经济因素是影响体育消费市场供需结构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增加居民和家庭收入水平等,促进南昌市居民体育消费市场供需结构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40.
鄱阳湖水位空间差异及其对湿地水文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湖泊受支流入流及湖底特性、风浪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内部不同区域的水位存在空间差异.水利工程设计、湿地水文调控分析中常以单个水文站点的水位代表整个湖泊的水位状况.受五河及长江水量变化规律的综合影响,其枯水水位空间差异较大.在洲滩湿地水文调控分析中,代表水文站的选择尤为重要.目前湿地水文分析中常采用湖口、星子两站作为鄱阳湖的代表站.但站点选择却均缺乏科学的数据分析.本文结合56年来鄱阳湖湖区7个水位站点的监测数据及站点的空间位置信息,分析了湖区各水文站点间的水位差异及水位比降.结果显示棠荫站作为鄱阳湖湿地水文分析的代表站较合适.结合鄱阳湖湖底地形数据探讨了相对于棠荫水位,以湖口或星子水位来模拟鄱阳湖洲滩湿地面积的差异,以及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