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1篇
系统科学   22篇
丛书文集   125篇
教育与普及   7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3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5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逢是有古代建筑的地方,人们就可以看到建筑物的正脊两端都有件间上翘起的东西。从故宫的大小殿堂、门楼到寺庙府坛,到处可以见到。但由于它所在的位置最高,看不太清楚,因此使得很多人对它不太了解,只在视觉上感到有这么个物件使建筑物挺好看的。这个东西的名字很多,现在一般都叫它“正吻”或“大吻”,也有叫“龙吻”、“乖龙”、  相似文献   
92.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变形及动态检测的相关工作经验,以GPS技术在大型建筑物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GPS动态监测的原理和方法,借助实倒评价了GPS在大型结构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状况,最后,笔者简要阐述了监测数据的管理与可视化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3.
国内中低层隔震建筑物发展已渐成熟,国外由铅心橡胶隔震组件与消能组件组合或多种隔震组件组合(如滑动隔震组件、磨擦单摆隔震组件、滚动隔震组件)所构成之隔震系统经多次地震验证其性能,证实可行,并使用于超高层建筑物;国内现阶段采用隔震系统之超高层建筑物受日本影响已见起步,本文特以日本大阪西梅田大楼、南堀江大楼两栋超高层建筑为例,说明超高层隔震建筑之设计、施工等原则,作为国内推动超高层隔震建筑设计与施工之参考。  相似文献   
94.
钢结构的建筑物往往给人带来很强的现代感,钢结构能够实现建筑大跨度、造型美观的要求,并且随着经济发展,许多轻钢结构的建筑物如雨后春笋,因此钢结构被广泛运用在单层、多层厂房、库房及高层建筑中。  相似文献   
95.
非洲探秘     
《奇闻怪事》2012,(1):19-21
非洲是一个充满了谜和浪漫色彩的神秘大陆,人类学家认为这个大陆是人类的发祥地。另外,大量史前的岩画和石造建筑,使考古学家将这个大陆称为"黑色的亚特兰蒂斯",着力搜寻失去的文明。本文将探讨残留在非洲大陆的那些  相似文献   
96.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12,(5):70
建筑穿橡胶"隐身衣"可防震近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宣称研发出一种新的大楼防震技术,给建筑物"穿"上由增压橡胶组成的"外衣",可以使震波绕过建筑物,从而使大楼达到"隐身"的效果。该研究团队表示,地震易发区的大楼的地基如果围上增压橡胶,从理论上说可以阻止弹性波穿越地面影响大楼主体建筑,弹性波只会从橡胶两侧通过。这种技术对于一些重要建筑物的防震及防恐怖袭曼学一震物压衣绕  相似文献   
97.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交通噪声预测模式,对平潭综合实验区金并组团如意路建设后沿线交通噪声影响进行预测,重点分析交通噪声水平距离衰减及垂向分布规律,并从土地利用规划及建筑物布局等方面提出交通噪声的防治对策措施,为平潭综合实验区金并组团土地利用及交通噪声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
杨志波 《科技信息》2013,(23):340-340,355
<正>1中庭的概念建筑物中的中庭这个概念由来以久。希腊人早在建筑物中利用露天庭院(天井)这个概念。后来罗马人加以改进,在天井上加盖,便形成了受到屋顶限制的大空间——中庭。也有的称之为"四季厅"或"共享空间"。中庭是一种具有室外自然环境美的室内共享空间。它是以大型建筑内部上下楼层贯通的大空间为核心而创造的一种特殊建筑形式。在人员较集中的建筑中,如宾馆、商业大楼、多功能写字楼等,建筑师围绕建筑物外墙,常用大型建筑内部上下贯通的大空间为核心,以其丰富的想像力创造出室内类似外部自燃的美妙环境。通常见到的中庭有长廊式、贴附式、内嵌式等几种形式。长廊式通常指类似于两建筑物之间的街道加了顶棚形成的空间。贴附式通常指沿建筑物外围局部围成的竖向空间,多数在一层相通,二层及以上楼  相似文献   
99.
于占江 《科技资讯》2010,(30):84-84
建筑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物质支撑,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的物质要素。建筑物的质量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必须保证建筑物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00.
以某建筑物的沉降及倾斜观测为例,从布网、观测、绘图、评价过程等方面,对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工作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