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17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1.
邓小平同志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他人生目的的理论与实践 ,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和奉献精神 ,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92.
成渝铁路是新中国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其建成与当时在大西南工作的邓小平同志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密不可分,从修路的决策、筹备到施工,他都进行了具体的指导。成渝铁路的修建,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经济要发展,铁路应先行”的战略思想,这对当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重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3.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前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试就邓小平关于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教育优化发展的思想,教育发展战略思想,人才标准等四个方面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94.
邓小平捍卫和继承了毛泽东外交思想中符合科学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原则、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 ,又在时代主题、国际形势、国家关系、外交格局等方面 ,对毛泽东外交思想进行了纠正、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5.
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准确把握和运用马克思的开放理论,开拓新视野,运用新方法、结合新实际,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对外开放的理论对马克思的对外开放理论进行了巨大的创新。  相似文献   
96.
邓小平经济理论具有显著的实证分析特征。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用试验的方法解决问题,及时将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智慧加以总结和提高,并妥善处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97.
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这篇文章中,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民族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和谐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和民族发展问题的理论,在当代多民族国家实现政治整合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中最具有创新意义的一部分,它突破了市场经济与私有制、与资本主义的必然联系,第一次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开辟了市场经济的新领域,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内容和活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为我国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
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毛泽东和平统一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造。纵观毛泽东的民族统一思想,“武器的批判”、“和平的解决”,两条主线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科学的体系,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一代领导人提供了丰厚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实践的参照系。特别是对台湾问题,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从起始的“武装解决”到“和平统一”所作的一系列思考、探索和一些具体政策的形成,成为“一国两制”构想的直接思想源  相似文献   
100.
回顾了在"文革"后邓小平刚恢复工作不久,毅然作出恢复高考的决策的历史背景和作出恢复高考决策的经过。从恢复高考是全党、全国思想解放,拨乱反正的先声;使一个通过公平竞争改变每个人命运的时代到来;推动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确立;使唯"家庭出身"时代的结束等方面论述了邓小平作出恢复高考决策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